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财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4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为增强经济发展向好态势,宏观政策利好持续加码,降准之后再度降息。2024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5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大幅下调25个基点至3.95%,创改革以来单次下调幅度新高,超出市场预期。上述举措的预期影响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降准降息双箭齐发→缓解融资、融资贵困局→助力企业生产发展
②增强社会消费与投资意愿→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④扩大市场信贷规模→增加社会总供给→强化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如下图所示,“建设—运营—移交”(BOT)模式是一种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广泛采用的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BOT项目中,政府向企业颁布特许,允许其自筹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在一定时期内管理和经营该设施获取利润,当特许期限结束时,企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BOT模式的优势有(     

①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拓宽项目融资渠道
②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增加政府服务供给
③加大财政投资力度,扩大基础设施建设
④引进企业运营方式,提高服务管理质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2023年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央财政在第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一万亿元的方案,并且通过全额转移支付的方式安排给地方,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短板。此举意在(     
①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②刺激投资,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平衡
③优化政府财政收支结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④扩大国内需求,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中央财政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纳入中央财政赤字管理,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重点用于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等八个方面。本次增发国债(       
①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缓解财政赤字
②助力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增长,拉动国内需求
③落实宽松的货币政策,体现政府稳预期的决心
④提升防灾救灾能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2024年2月,国家相关部门下发2023年增发国债第三批项目清单,共涉及项目2800多个,安排国债资金近2000亿元,主要包括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等,甘肃、青海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此举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传导正确的是(     
①增加地方减灾救灾领域的财政支出             
②保障地方防灾减灾等重点工程建设
③中央加大对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             
④提升避险能力,维护人民生命安全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④→①→②
6 .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等。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实现上述目标,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完善收入分配→降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②科技赋能发展→促进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创新→拓展新型消费模式→激发消费活力
③增发专项国债→用于灾后建设→发挥有效供给的关键作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④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拓展消费新空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4-25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7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持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下列措施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
①适度提高国债的规模和占比
②定向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③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
④放缓财政对新基建投资支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5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经济与社会
8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鲜明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强调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②增加财政支出以扩大社会总供给
③实现跨境投融资完全自由化
④加快构建功能互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22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9 . 2023年“国家账本”显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资金100625亿元、增长3.6%。关于具体的支持项目,某班同学收集到以下信息:
•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安排资金1770亿元、增长8%
•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修复资金1091亿元、增长9.9%
•就业补助资金668亿元、增长8%
•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7亿元
•学前教育发展250亿、增20亿元
•高中办学条件100亿元、增加30亿元
•地方高校发展资金404亿元、增加10亿元,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高校建设
•学生资助补助720亿元、增加32亿元,以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
对上述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表明我国在2023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②重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相协调,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③完善第三次收入分配,加大就业和社会救助,扎牢社会保障网
④发挥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5更新 | 782次组卷 | 25卷引用:重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之经济与社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2023年10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国务院提交的议案,决定在第四季度增加发行2023年国债1万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用于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这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对此举的影响路径描述正确的是(     
①增强地方政府财政创收能力→支持地方灾后恢复重建→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的短板
②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压力→增加社会总供给→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③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④扩大防灾减灾救灾相关领域投资→带动国内需求→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