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财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7 道试题
1 . 下图为2021年全年中央财政支出总体情况,图中反映的经济信息有(     

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稳中有增
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基本稳定
③中央腾出更多资金保障重点领域支出
④中央部门压减收入,带头过紧日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14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全国卷)01
2 .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下列对稳健货币政策作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大幅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保持货币供应量超过名义经济增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②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③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金融机构下调实际贷款利率→切实降低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④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2022年,我国各省采取多项财政惠农政策,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例如:

地区补贴政策
河北拨付2022年中央财政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1.06亿元。补贴发放对象为实际种粮农民,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以及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民企业
山西农机购置补贴,补贴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购置农机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安排资金4.11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建设高标准农田280万亩(含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5万亩,补助1500元/亩
黑龙江按照现定开展耕地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式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试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式自主经营的农户,初步暂定新增耕地轮作试点每亩补贴150元,最终以中央财政核发标准及省政府认定补贴额度为准
河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豫南等地小麦赤霉病、条锈病流行高风险地区开展小麦病害统防统治,安排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财政惠农政策对保障粮食安全的积极作用。
4 . 2022年,我国经济尚处在突发疫情等严重冲击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国内外形势又出现很多新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发展必须采取富有针对性的举措。下列应对措施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挖掘各项内需潜力→引导健康、合理消费→需求牵引供给→优化供给
②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减少对外贸进口份额→坚持自主创新→稳中求进
③培育新经济新动能→推动新型产业大发展→淘汰旧经济模式创新驱动
④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动新基建稳定投资→经济高质量发展扭转预期
A.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③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尊重基层实践创造,持续、全面推进农村改革,谱写农村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

材料一   我国农村的改革发端于农民的实践创造。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立下生死状,将村集体的土地承包到户,激发了承包者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实现大丰收,这一做法得到党中央的肯定并被推广,由此拉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随后,村民自治、乡镇企业、专业合作社、土地经营权流转……一大批农民的实践创造不断涌现,使乡村治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立足国情农情,在总结农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材料二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要义。上世纪80年代,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大力发展村办企业,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进入新世纪,村办企业因污染问题相继被关停,村子的发展遭遇困境。为此,村干部提出了从农家乐做起,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但面对群众的犹豫观望,村干部带头领办农家乐,并通过创办村民夜校,或外聘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或邀请乡贤和商户现身说法进行启发教育,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同时,将诚信作为立村之本和经营之基,设立“道德讲堂”、建设“明理堂”、打造“村史馆”,为产业振兴塑魂立型……一系列的举措凝聚起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截至2021年,袁家村集体经济收入过十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跨过十万元大关,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1)亿万农民是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动力。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袁家村的成功实践表明,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3)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请你为促进乡村绿色产业的发展提出两条政策建议。
6 .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减税与退税并举,优先安排小微企业,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这些举措有利于(     
A.释放创业创新活力,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利用积极的货币政策,推动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C.减轻小微企业负担,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D.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收入与支出结构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落后是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最直观的体现。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优先保障“三农”投入,强化对“三农”的信贷、财税政策支持,实施农机购置等三农补贴新政策;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要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财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作用。
2022-04-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8 . 重庆市政府决定,自2022年4月1日起调整我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如下。这一调整(     
类别全日制月最低工资标准非全日制月最低工资标准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
一类标准1800元/月2100元/月18元/小时21元/小时
二类标准1700元/月2000元/月17元/小时20元/小时

注:一类标准指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二类标准指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
①有利于保护低收入者权益,增强他们的就业意愿
②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③更好地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的作用
④说明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2021年,我国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中,基建支出预算数为5400亿元,比2020年执行数增加330亿元,增长6.5%。主要是加大对“三农”、创新驱动、生态环保、民生改善、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领域的支持。这一做法(     
①体现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能促进社会公平和协调发展
②表明国家在初次分配中增加对薄弱领域投入,缩小发展差距
③意在通过发挥货币政策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④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全力保障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台州市财政局积极发挥好财政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作用,为共同富裕建设贡献财政力量。一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继续做大台州市区域协调发展资金,加大对财力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形成全市一盘棋的政策合力和工作合力,推动全市均衡协调发展;二是加大对重大项目的保障力度,推动重大产业发展。同时聚焦科技发展,全力支持产业数字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助力构建制胜未来的数字新智造体系,2021年全市安排科技支出21.96亿元,增长25.2%,预计今后5年财政科技投入保持年均增长15%以上:三是聚焦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旅游、生态环境等领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021年1-7月,全市各项民生支出合计319.3亿元,同比增长13.2%;四是深入谋划乡村振兴财政保障政策,聚焦数字三农基础设施、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以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集中财力发展高质量的乡村振兴项目,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财政在台州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中的作用。
2022-03-15更新 | 437次组卷 | 6卷引用:四省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