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扩张性财政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2020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同比下降3.9%,但固定资产投资51.8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     

①2019年末和2020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由大幅下降转向逐步回升
②我国企业积极参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释放投资需求潜力
③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④我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保证了市场有效供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十三五”时期,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力度大、内容实、范围广的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新增减税降费总规模约7.6万亿元,企业收获“真金白银”的红利。其中,2020年我国发布实施7批28项优惠力度大的减税降费措施,有力支持疫情防控保供和企业复工复产;2016年至2019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累计达84.3万户次,累计申报研发投入5.2万亿元,共计减免企业所得税8730余亿元,有效支持了科技创新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十三五”时期财政收入的特点。
(2)减税降费是“十三五”时期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之举。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知识给予说
明。
2021-06-01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届高三5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为了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效能2020年我国建立了中央财政纾困资金直达基层和企业机制。截至10月底,通过国有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累计支出惠企资金5800亿元,其中直接助企纾困的政策资金支出1060亿元。下列选项能反映这一政策传导路径的是(       )
A.财政资金直达→减少挪用滞留→缓解企业资金困难→促就业保民生
B.财政资金直达→节省拨付时间→增加企业利润收入→提质量增效益
C.财政资金直达→拓宽拨付渠道→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降消耗促环保
D.财政资金直达→加快资金周转→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去库存提效益
2021-05-28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4 . 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下列政策对促进消费的影响推导正确的是(     
①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完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心理预期→锻造消费需求的主动力
②放宽准入限制→激发创业创新创造活力→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激发消费需求的新热潮
③完善收入分配→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需求的承载力
④创新监管方式→加大消费领域违法违规惩戒力度→优化消费环境→打造消费需求的稳定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5-28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天府名校2021届高三5月诊断性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5 . “十三五”时期,我国新增减税降费超7.6万亿元,宏观税负逐年降低,惠及亿万市场主体。“十四五”时期,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以及实施助企纾困政策需要,我国将保持宏观税负总体稳定,部分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将有序退出。这将有利于(     
①大幅降低宏观税负,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②不断优化税制结构,缩小个人收入差距
③稳定国家财政收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④缓解财政收支压力,提高经济治理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26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5月自主检测政治试题
6 . 作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从长远看,减税降费能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
2021-05-26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浙江省高考最后一卷政治(第八模拟)
7 .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各地税务部门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纳税大数据变动情况,加快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这一举措推动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是(       
①提高税收优惠政策针对性,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②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梳理行业发展现状
③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
④引导企业恢复经营,促进产业链供需对接
⑤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降低数字经济风险性
A.②→⑤→③→④B.⑤→②→④→③
C.②→③→①→④D.②→①→④→③
8 . 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是种子和耕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下力气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关于保障粮食安全,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采取措施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
②设立开荒补助费→支持大规模开发荒山荒漠荒滩→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③稳定种粮农民补贴→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
④加大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进种业产业化→保障种子安全
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
2021-05-24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高考最后一卷政治试题(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电动化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因政府补贴而带来的价格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8万辆,环比增长26.2%,同比增长67.7%。其中,国产Model 3经历7轮降价后,价格从最初的35.58万元降至24. 99万元(补贴后),购买人数大增。但就同一级别的车型而言,新能源车型要比传统燃油车型价格高,很多消费者宁愿购买高一个级别的燃油车而不会选择低一个级别的新能源车。由此看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但如何开拓却是关键。

10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对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助推该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延长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期限,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给予补贴。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扩大内需,以有效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新能源汽车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会产生哪些影响?
(2)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开拓中,财政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021-05-22更新 | 38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2021年高考实战猜题政治试题
10 . 2020年12月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对2021年财政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根据部署,2021年财政要合理确定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与此同时,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大力盘活存量资金,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支持地方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这表明(       
①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②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刺激社会总供给增长,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③我国建立和完善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我国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5-20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2021年高考最后一卷政治(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