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公民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6 道试题
1 . 在2021年普法宣传周期间,某市市民陈某发现,境外非政府组织“某研究院”以开展生物物种相关调研为名在我国招募志愿者,大肆搜集各地的生物物种分布数据信息。陈某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国家安全机关,由此使国家安全机关有效制止了我国生物物种分布数据信息的外泄,及时化解了一起国家安全隐患。这表明,我国(     
①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②公民意识增强,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③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实效,公民的法治意识提高
④公民珍惜手中的权利,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2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2023年5月,郁某某为博取流量,在明知明光市中央广场露天烧烤摊邻桌之间发生纠纷,执勤民警现场及时调解处理,无人员受伤的情况下,在网络平台编造发布谣言信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安徽滁州公安机关依法调查,郁某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目前,安徽滁州公安机关依法对郁某某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对其造谣网络账号采取关停措施。这说明(     
①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②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③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行为准则
④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9-2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开元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被告人苑某某因把银行卡出租给他人使用,涉嫌犯罪,被北京门头沟区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法庭上,苑某某懊悔地说:“把自己的银行卡租出去就能轻松赚钱,完全没想到这是犯罪行为,现在后悔已晚。”该案例告诉我们(     
①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时不损害他人利益
②广大公民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知法懂法尊法守法
③公民要增强义务意识,做出某种行为前要懂得敬畏
④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要放在第二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这些英雄的边防官兵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守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的郑重承诺,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昆仑高原,誓死守护祖国山河,筑起巍峨界碑。这些英雄边防官兵的事迹诠释了(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政治生活基本原则
②公民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责任与使命
③公民享有维护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权利
④热爱祖国是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忠诚和担当
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
5 . 自媒体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谣言也在自媒体中滋生蔓延。对下列漫画理解正确的有(     
   
①公民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观点,不受限制
②我们需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行使权利
③制定法律可以杜绝网络谣言传播的行为
④全民守法要求公民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的号召,某校高一学生通过实践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提出了30多条如何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氛围的建议,并将该建议送达政府相关部门,部分建议得到采纳。该学生(     
①自觉履行公民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②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参与公共管理
③积极参加政治实践,提升政治参与能力
④参与基层民主建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03-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2021年2月19日,中国《解放军报》以“英雄屹立喀喇昆仑”为题刊发长篇报道,还原了2020年6月中印加勒万河谷对峙事件的过程,详细讲述了5名解放军官兵的英雄事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1年2月19日,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网民“辣笔小球”在新浪微博发布恶意歪曲事实真相、诋毁贬损5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违法言论,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南京市公安局经过调查,对仇某某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可见(     
①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不能体现人民的意志
②网络言论自由更有利于自我需求的实现
③公民的言论自由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④英雄烈士不容亵渎,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因在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中央军委为5名戍边官兵(团长祁发宝、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授予荣誉称号、记一等功。这些戍边英雄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②要将维护国家尊严作为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
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违法必究
④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绝不屈服于外来压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3-1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抗击新冠肺炎也是一场关于“公民素养”的无声战役。个别公民诈骗、造谣、甚至抹黑正在前线奋斗的医护人员。作为公民,要特别注意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利,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信谣、不传谣。这说明(       
①公民应该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②自由是相对的,但是自由应以遵守法律为前提
③公民应该要提高辨别谣言的能力             
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民的言论自由范围缩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2023-03-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兰亭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网络上出现一批人以“网课爆破”为名,有组织“入侵”在线课堂。“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发文强调,网络空间中的各类言行举止,谁都没有任性逾矩、挑战底线的权力。可见,公民要(     
①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维护好自己的正当权益
③明晰自身的权利与义务
④成为法律的自觉监督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新时代公民,我们应(     
①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②积极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③积极行使监督权,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④切实履行法定义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