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找准并抓住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街道(乡镇)党委是基层治理的一线“指挥部”,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抓住基层治理的“牛鼻子”。强化以街道(乡镇)促社区(村),抓实抓好党支部建设,当好基尽治理的“指挥员”和“先遣队”,做好基层群众的“服务员”“办事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要切实选好敢于治理的“领头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抓住基层组织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社区(村)事务民主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广泛协商,达成共识。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应该怎样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2 . 某村严格落实三官一律架构、培养建立法律明白人队伍,依托网格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法律讲座,学习交流、提升村民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打通基层群众法律服务“最后一米”。该村涵养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文明乡风,同时以人居环境提升为依托,广泛动员志愿者参与村庄河道整治。该村(     
①创新了基层自治组织,提升治理实效 
②融合了德治与法治,能促进基层稳定 
③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维护群众利益 
④完善了基层自治制度,调动群众自治热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各地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方法、路径、机制、平台,涌现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

M村在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上,走在了前列。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曾经熟悉的本村村民被培养成“法律明白人”,发挥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将婚姻家庭、邻里、债权债务、土地、山林等生活生产矛盾和纠纷有效预防和化解,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满意指数”。打造孝贤文化,开展“孝贤家庭”“十佳好家风”评选活动,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培训,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搭上互联网快车,小山村联通大世界,以手机屏为终端,将身在各地的本村村民与留守村民连接起来,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在线上汇集村民意见,进行精准研判,实现基层治理事半功倍,精准有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法治、德治、教治对乡村自治的积极意义。
4 . 某县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基层治理有效模式,科学构建镇、村(社区)和自然村屯、小区、街巷基层治理“三级网格”,建设数字乡村—智慧网格管理中心,调动应急、公安、消防等力量,为网格内群众提供精细化、便捷化服务。该县做法(     
①能够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②通过基层行政管理改革提升群众自治水平
③借助信息技术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容
④有利于切实推动基层治理资源的有效整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漫画中的“居委会听证会”这种基层民主形式(     

①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             ②有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是基层政权组织进行的自我管理             ④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02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为落实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某区建立了“325”基层治理工作机制
3:即发挥社区党组织轴心作用、基层网格主力军作用、提升群众助力效能,强化社区三组织种耦合力量。2:依托“群众汇报会”和“协商议事会”两个居民自治平台,进一步激活社区微细胞,提升自治新动能。5:依托“民忧菜单”、“民情地图”、“民意闹钟”、“民声板凳”、“民心钥匙”等五大基层治理项目为民、便民、安民。
此机制有利于(       
①凝聚民心,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②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形式,优化基层民主管理
③筑牢党的基层堡垒,发挥好党的主心骨作用
④共产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积极履行社会建设职能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024-05-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某县将367个建制村(社区)细分为561个网格7709个单元格,每个网格设1名网格员和数名信息员,每人联系20至30户村(居)民。走访民情、收集意见、调解矛盾、排查隐患……一个个“微网格”串起基层治理千条线,也搭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该县的做法(     
①可以提升社区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②创新了基层政权的组织形式,激发基层群众自治活力
③优化了基层治理方式方法,更好地维护基层群众权益
④保障了村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增强其主人翁意识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 .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近年来,苏州实现了许多老旧小区居民的“电梯梦”。

加装电梯是好事,可推进起来很不容易。某地居委会在走访中发现,不同楼层的居民从各自的利益诉求出发,众说纷纭,意见不一,为助推小区加装电梯工作,该地居委会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让群众意愿充分表达,在小区大门口设置“意见箱”,对持不同意见的住户代表召开恳谈会,固绕他们关心的“加装电梯会不会带来安全、采光、通风影响”“低楼层居民的补偿方案如何制定”“费用的承担比例”等问题充分协商,平衡各方利益。同时该地住建局就加装电梯公开征求意见,下达加装电梯奖补资金,推动“增梯”“加速跑”,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使居民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

有人认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成功就在于发挥了基层群众自治的作用”。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024-04-2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政治试题

9 . “枫桥经验”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创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内涵不断丰富,重心不断调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随着理念的进步而创新,彰显强大生命力。

◎20世纪60年代,“枫桥经验”诞生时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最大限度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枫桥经验”始终坚持通过发动和依靠群众,创新群防群治,创造性地开展“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矛盾纠纷“四前”工作法。

◎进入新时代,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的过程中,各地不断探索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山东,部分市县建设以儒家“和合”学说为核心的“和为贵”调解室。在天津,某些社区运用法治思维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从一镇之治到一国之策,不同时期的“枫桥经验”一脉相承,成为展示“中国之治”的一张金名片。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总结在不同历史时期但一脉相承的“枫桥经验”。
2024-04-2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10 . 湖北省崇阳县因地理条件形成了依山而聚、因水而集的自然村湾布局。当地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决策,通过“湾子夜话”,让广大村民谈乡村环境建设、话乡村基层治理,讲乡村发展出路,有力推动了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湾子夜话”(     
①调动村民参与热情,让村委会决策更合民意集民智
②促进基层民主有序发展,提升基层党组织管理效能
③坚持党的领导,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④丰富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形式,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23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