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45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搞起农业“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小岗村因此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近年来,小岗村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突出党建引领、共建共享,在村党组织的引领下成立移风易俗理事会、义务调解委员会,组建包含村干部、公安民警、老党员、青年团员等在内的10余支群防群治队伍,做到“白天有人,晚上亮灯,始终在线”,不断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强农村普法骨干队伍建设,推动村“两委”成员法律知识培训常态化,小岗村因此获评安徽省唯一国家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探索设立“美德银行”,实行积分制管理,连续12年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突出数字赋能,探索“数字小岗”建设经验,打造数字化乡村综合治理平台,为农业发展和基层治理提供数字化支撑。实现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智治便民省心,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小岗村是如何通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提高村民获得感、幸福感的。
2024-01-20更新 | 25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元月调考政治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A社区打算实施垃圾分类,可是在垃圾箱选址、投放时间等问题上,居民、居委会、物业公司意见不一,社区党支部在走访居民后,召集居民代表、居委会负责人、物业公司代表进行协商,让各方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共识,并就垃圾分类相关事项作出决定,公之于众,并征得居民同意,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垃圾分类落到实处,得到居民好评,“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协商民主在基层治理中有用、管用、好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阐述在基层治理中实行协商民主的意义。
3 . 近年来,某民族自治区不断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让法治精神在基层扎根。村(居)委会干部、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等纷纷发展成为“法律明白人”,他们懂法律知政策明道理,入户宣传政策法规,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引导群众参与民主管理,赢得了社区群众的点赞。“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实施能够(       
①拓展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丰富“东方经验”
②凸显民族自治权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③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④促进基层群众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市坚持让最了解群众诉求的街乡发出解决问题的集合令,只要发现问题,街道党工委一声哨响,工商、城管、食药监等部门共同响应,集中下沉到街乡“报到”,综合执法,服务群众。该市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意在(       
①优化机构职能配置,强化基层政府的领导作用
②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
③深入基层回应诉求,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
④发挥部门联动作用,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06更新 | 112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5 . 某地人民法院着眼基层矛盾的化解疏导,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联合乡镇村组打造“诉前分流+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新模式,打通人民调解和司法确认程序壁垒,实现“一件案、一次办”。同时,依托平台联防联调,探索诉源治理多元路径,吸纳道路交通、婚姻家庭、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入驻人民调解平台,线上汇集人民调解员积极开展在线调解,助力当事人“跨时空”解决纠纷。人民法院的创新举措有利于(       
①促进司法公平,提升人民的获得感
②创新纠纷解决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③优化民主管理,激发公民参与能力
④科技赋能司法,推动法院独立审判案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近年来,武汉市探索加强网约车行业党建工作,通过实施“红运暖蜂”行动,积极搭建参与治理平台、优化参与机制,严密组织体系、做实关爱措施、创新融入治理,建立“服务一积分—回馈”机制,引导网约车司机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该做法(     
①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②提升了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
③彰显了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独特优势
④推动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近年来,某市以居民小区为单位,邻里共治为抓手,党支部为核心,居民代表、志愿服务者、楼栋长等为骨干,把党组织延伸到邻里间、队伍聚集到邻里间、资源下沉到邻里间、矛盾化解在邻里间,为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模式。这一模式的有益经验是(     
①完善党群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②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城市基层自治组织总揽全局的作用
③加强基层自治能力建设,推动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④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形成破解基层治理困境的强大合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院子里,一群人坐在一起“有事好商量”,如今正成为中国无数农村“院坝协商”助力文明村建设的一道风景线。倾听群众心声、了解村民诉求、凝聚广泛共识、共商村庄发展之计…“院坝协商”成为了延伸到基层的触角,更好地体现了蒸层协商对蒸层治理的接动作用。各地积极探索“院坝治理”模式——利用村民晒谷物、休憩闲聊的生产生活场所,商量村里的大小享务。“院坝治理”以独特的“三种味道”,热动了蒸层治理大格局。

鲜活味儿家常味儿麻辣味儿
基层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直面群众,通过面对面交流,让群众感受到尊重和信任拉近干群距离,搭建起干群连心桥。院坝会的形式、主题家常,都是村容村貌、乡风文明、邻里矛盾等群众身边享,让群众有亲近感,愿意发表意见建议。院坝会敢于碰真动硬,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大事、难享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小事、私事则由居民协商解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院坝治理”为什么能推动基层治理大格局。
9 . 湖北省恩施市建立报到党员定岗定责,联系1名困难党员或困难群众、联系5至10户周边居民、联系一批居住地经营主体的“双定三联”机制,7289名在职党员在社区亮身份、亮职责、亮联系方式,代办民生实事,共商、共议、共办小区事务,成为小区微治理生力军。“双定三联”机制(       
①发挥了党员在小区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②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③丰富了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   
④是人民群众直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某班学生以“画好最大同心圆,奋力开启新征程”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搜集到以下资料:

党建引领,共筑基层治理“同心圆”。

小区是城区的“最小单元”,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米”。重庆某地基层治理中坚持党建引领,建立“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形成家家户户见党员、遇到急事找党员的良好氛围。小区党支部定期组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召开“圆桌会议”,为居民群众解决了一大批民生实事。在职党员和社区工作者常态化下沉小区,开展平安创建、反电诈、居民养老、社保等各类宣传活动10万余人次,培育各类兴趣协会、志愿服务队,将其打造为基层治理骨干队伍。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党建引领”对共筑基层治理“同心网”的积极意义。
2023-11-1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 湖北省宜城市第一中学等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