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3 道试题
1 . 江西省新余市某村,统筹使用辖区党建和公共服务资源,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新路子。按照“规模适当、便于管理、全面搜盖”的原则,将全村划分为75个网格,构建起“村党支部一村小组一党员(群众代表)中心户”三级架构体系,全方位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事在格上”,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民意收集平台,让问题在网格中高效解决。上述做法(     
①创新了自治组织的形式,完善了组织机构
②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提高了治理效能
③创新基层政权管理方式,提升了治理水平
④践行“网格为民”理念,提升群众幸福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2年以来,温州市某县聚焦“党建引领”,全力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创建工作,以契约化共建的形式打造小区事务共办、党群阵地共用、小区多元共治、居民资源共享的“幸福共同体”。由此可见,该县(     
①坚持党的领导,形成为民服务合力
②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③改变基层自治形式,改善基层治理面貌
④扩大居民民主权利,实现社区事情居民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济南市S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坚持产业增长点在哪里,专业合作社就建在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如今,村党委下设青年创业、个体私营企业、康养服务、物业管理、古村旅游5个党支部,正在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这体现了(     
①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进乡村振兴
②创新党的领导方式,提高基层政权的治理效能
③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拓展基层自治新渠道
④党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某市推行“1+3+N”工作机制,在小区党支部引领下,业主委员会、业主监事会、物业服务企业“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小区党支部先议”和“小区党支部书记列席业委会会议”等制度,凝聚基层治理合力,有效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推行“1+3+N”工作机制(     
①扩大了基层自治主体,改善基层治理面貌
②释放了多元主体能量,形成基层治理合力
③完善了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维护人民利益
④创新了基层治理方式,提供务实有效服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要求县级党委和政府依法依规明确党政群机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的职责范围和履职方式,依法依规明确党政群机构要求村级组织协助或者委托村级组织开展工作事务的制度依据、职责范围、运行流程。未经县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党政群机构不得将自身权责事项派交村级组织承担。这有利于(     
①优化治理流程和方式,打造廉洁诚信的政府
②切实减轻基层组织负担,提高村级政权的效能
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
④明确村级组织职能定位,释放村民自治的活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某村在村委会组织下设立“生态美超市”,实行“积分换物”模式,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农户可以把平时分类收集的垃圾兑换成积分,然后凭积分兑换生活日用品,最终费用由村集体承担。垃圾兑换换出了美丽乡村,换出了良好风尚。乡村“生态美超市”建设(     
①开创了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②创新了乡村环境治理的实践形式
③调动了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④有利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11-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某县80%的矛盾来自农村。该县抓住这一实际,将农村民调,红白理事,建房规划等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五个专门委员会整合,成立农村民事管理委员会,组建专职民调队伍,聘任多年从事政法工作的退休干部担任专职调解员,民事管理委员会主任和网格长随时受理处置各类民事纠纷,使不少矛盾纠纷在茶余饭后,田间地头得到解决。该县乡村治理的成功经验是(     
①坚持自治法治融合,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制
②丰富基层民主自治组织,释放村民自我管理活力
③优化乡村治理结构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整体效能
④创新村民议事协商形式,增强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贵州省松桃自治县探索创新以村民小组或自然寨为基本单元成立村组理事会3058个,选出15197名理事会成员,实现具备条件的自然村(村民小组)村民理事会全覆盖,建立村民“微自治”组织体系,实现民事民办、民事民治,唤醒了村民主人翁意识,激活了乡村振兴“原动力”。村民“微自治”体系(     
①改变村民自治主体,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②搭建基层自治平台,共筑自治“同心圆”
③创新自治实践方式,增强农村自治活力
④激发村民热情,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某小区依托“拉家常”议事会机制,形成了议事场地不限、议事方式灵活、议事流程简洁的多种社区工作模式。居民从“冷眼旁观”变为主动参与,实现了“小事不出楼门、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这一做法(       
①扩大了公民权利,在居民互动中提高了社区治理效能
②加强了基层社区治理、推动基层协商民主的机制创新
③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建立完善的基层民主政权
④丰富了基层民主的实践形式,发挥了居民的主体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屋场恳谈会是县、乡、村三级干部走进屋场,干群面对面“零距离”听意见、讲政策,推动民意在群众家门口听取、难题在群众家门口解决。屋场恳谈会(     
①发挥了村委会的领导核心作用,引领基层自治
②创新了乡村治理的手段,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③密切干群关系,反映群众诉求,协调各方利益
④有利于村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实现当家作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