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39 道试题
1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体现我党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追求。下列选项与上述观点的主旨不一致的是(    )
A.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意。(春秋《管子.牧民》)
B.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礼记大学)
C.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宋苏舜卿《诣巨疏》)
D.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诚子书》)
2 . 从李大钊“新造民族之生奇,挽回民族之青春”的宏趣,到方志敏“我渴望着光明;我开始为光明奋斗”的誓言;从王进喜“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奋斗,到焦裕䘵“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情怀;从孔繁森“一个共产党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的自白,到黄文秀“投身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抉择。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     )
①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先锋模范作用
②牢记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复兴伟业中
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制度保证
④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要把主题教育与灾后恢复重建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弘扬抗洪救灾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用恢复重建成果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来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效。由此可见,党员干部要(       
①聚焦主题,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有效传递正能量
②走在前列,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干在实处,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狠抓灾后恢复重建
④学在深处,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6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3年12月,全国多地出现强雨雪天气,对电力供应、交通运输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同时,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等地发生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此,中共中央组织部发文,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作用。遵照这个要求(     
①党员干部要做抢险救灾的先锋队、灾区人民的主心骨
②共产党员要放弃个人的利益,深入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③基层党组织必须加强统筹协调、跟踪督办,压实责任
④广大党员必须要在抢险救灾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实地考察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生产生活恢复等情况。习总书记强调,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时刻记挂着大家的安危冷暖,也希望乡亲们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这表明(     
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一贯坚持的工作作风
②为民造福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③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政治前提
④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最鲜明的价值取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6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6 . 自我革命是世界政党的难题,是政治学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百余年沧桑依然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根本就在于勇于自我革命,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自我革命的原因是(     
A.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B.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
C.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024-05-15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7 .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是一个社会中问题最集中的反映和诉求。抓住社会主要矛盾、找准中心任务,就抓住了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牛鼻子”。

关于中国共产党为何总能抓住解决问题的“牛鼻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
②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
③坚持问题导向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④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回望中国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开拓创新,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C.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D.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确的选择
2024-05-15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振兴是一项历史性任务和系统性工作,必须动员更多力量、用更大的力度来推进。2023年,党中央专门印发了《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了乡村振兴的部门责任和地方责任,建立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把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到实处,落实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责任,推动各级党政“一把手”把责任真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特别是发挥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真正把“三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要求体现出来。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知识,分析党为什么高度重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知识,说明如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0 . 毛泽东指出:“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群众生活中的“小事”,历来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的“大事”。“十四五”期间,在党的领导下,制止餐饮浪费、实行垃圾分类、推进“厕所革命”、实现清洁取暖、呵护青少年的眼睛、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很多“小事”都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大变化。一枝一叶总关情,最是“小事”显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有关知识,说明坚持做好“小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大情怀”。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