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平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7 道试题
1 . 某班同学以“我国各族人民怎样和睦相处”为议题进行探究学习。下列内容符合该议题的是(       
①通过扶贫消除民族间差距②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③尊重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④开展对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9-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 . 福建福鼎市赤溪畲族村曾被称为“全国扶贫第一村”,现在是闻名遐迩的小康村。近年来福建省围绕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目标要求,对赤溪备族村启动三大帮扶工程:通过发挥当地优势、做好山的文章;引进效益企业、做好林竹功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增加旅游收入,使当地发生巨大变化。启动三大帮扶工程(   
①有利于赤溪畲族村实现共同富裕
②有利于赤溪畲族村充分享有自治权
③有利于增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
④有利于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 . “直过民族”特指新中国成立后,未经民主改革,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云南省针对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大都处于深度贫困状态的实际,创新实践“一个民族聚居区一个行动计划、一个集团帮扶”攻坚模式,截至2020年3月,9个“直过民族”实现整族脱贫。云南省的举措(     
①是实现云南全部脱贫的根本动力
②消除了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③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3-14高三·江苏扬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民族矛盾是造成一些国家分裂和解体的重要原因。 民族政策对一国稳定、发展、统一至 关重要。 下列是多民族国家制定、实施民族政策 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其中正确的是(     
①民族政策正确→民族矛盾消失→政治危机根除→国家政权巩固→民族关系和谐
②民族政策正确→民族矛盾缓和→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民族关系和谐→国家繁荣昌盛
③民族政策失误→民族矛盾激化→引发政治危机→外部势力干预→国家分裂
④民族政策正确→民族差异消除→民族凝聚力 增强→国家政权巩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08-28更新 | 62次组卷 | 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大规模扶贫开发,已使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了贫困,但不少民族地区由于地处内陆边疆,道路交通不便,开放程度不高,仍有大批群众尚未摆脱贫困。西部地区的国家重点扶持民族贫困县数量众多,贫困人口集中连片分布,贫困深度较高。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约占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50%以上。少数民族人口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偏僻地方,生活方式落后,沿袭旧的观念和习惯,生产经营能力弱,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社会保障系统薄弱,医疗卫生条件差,部分民族地区人口处于贫病交加的状况。除经济方面外,文化方面危机更严重,少数民族的许多传统文化艺术流失速度比汉族传统文化艺术更快。因此,下大力气减少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推动民族地区全面发展,关系到中国统一和边疆巩固,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有专家指出,对民族贫困地区“要高看一眼、要厚爱一分”,帮助其脱贫致富。请结合材料和所学民族知识说明专家观点的合理性。
2020-08-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彭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十三五”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对口援疆援藏工作。开展援疆援藏工作(       
A.消除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差距B.强化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
C.使各民族之间的平等真正实现D.有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2020-08-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7 . “玉门关西度乌龙,天山瑶池赏观音。”闽南和新疆在茶叶陶瓷贸易方面有许多合作空间。一条从闽南到新疆再到中亚的“茶瓷之路”正在悄然形成。这反映了(     
A.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B.民族团结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C.民族特征随着民族合作的扩大逐渐消失
D.我国的民族差别依然存在
2020-08-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中学第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8 . 2020年5月12日至14日,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92个边远山村的18000多名彝族贫困老乡整体搬迁至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开始全新的生活。安置点还将对贫困户开展培训,选择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持续性的产业,完善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帮助贫困户通过土地、林地等资源参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贫困群众得到更多收益。


结合材料,运用处理民族关系的知识,说明该地让少数民族同胞有获得感的依据是什么?
2020-08-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9 . 2019年9月2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表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希望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始终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国务院此举的政治生活依据是(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②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国家统一的基础
③加强民族团结可以消除民族发展差异,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国家统一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A.②④B.①②C.②④D.①③
2020-08-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10 . 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 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前所未有的进步。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合乎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消除了民族之间的差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8-2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