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与联合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2013年中国的出资额占联合国维和预算的3%左右,2018年则上升到了10.25%。中国训练了8000名解放军作为联合国维和行动待命部队。白2012年以来,中国派遣的维和部队比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其他成员相加还多。”这段介绍体现了
①中国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捍卫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
②中国在国际和平与安全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③维和能增强中国军事力量的国际投放,增强国家捍卫主权的能力
④参与维和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这主要是因为
A.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参与了联合国宪章的制定
B.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联合国的活动负有重大责任
C.在恢复我国合法席位问题上,联合国曾给予支持
D.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具有一致性
3 . 2017年2月10 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 面”决议,呼吁国际社会本着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加强对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 这是联合国决议首次写入由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反映出
①以互利共赢原则处理国家间关系
②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③联合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发展
④联合国的改革离不开中国的支持和贡献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五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这一行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得到联合国广大会员国的普遍认同,彰显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这说明(       )
①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不断深化
②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在实践中得到贯彻
③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④中国是全球治理体系的领导者和贡献者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做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联系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
6 . 2015年3月底以来,也门局势陷入危机。3月26日,我国果断决定撤侨。中国军舰之后展开多次撤侨行动,以最快速度将中国侨民撤离也门。应有关国家请求,中国政府又下令海军护航编队在也门展开人道主义救援行动。撤侨及救援行动表明
①中国政府行使对华侨的管辖权
②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担当
③中国在履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国际义务   
④也门战乱是也门的内政,中国坚持独立自主,不干涉他国内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针对朝鲜宣布成功发射“光明星4号”地球观测卫星,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朝鲜利用弹道导弹技术从事发射活动,表示将迅速通过包含重要举措的新决议。对此,中方认为,朝本应有和平利用太空的权利,但目前朝这一权利受到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限制。中方对朝方不顾国际社会普遍反对,执意以弹道导弹技术实施发射表示遗憾。我国的主张表明
①我国尊重主权国家的权利 
②我国支持联合国安理会的一切言行 
③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8 . 2015年9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联合国维和峰会并宣布了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这表明()
①我国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各项工作
②我国是负责任大国,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
③我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起着积极作用
④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定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2013年,中国领导人频繁亮相国际舞台,传递“中国梦”的美好声音;五大洲政要来宾密集访华,高层互动引领国家关系健康发展;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博鳌亚洲论坛等多边官方、民间活动相继举行……中国外交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2016-11-26更新 | 10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包头包钢五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10 . 十七世纪航海技术的发展,使领海权成为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二十世纪初航空技术的进步,使领空权成为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国家主权自然延伸到网络空间。信息服务可以跨越国界,但网络空间不能没有主权。世界各国要共同维护网络主权安全,就应当
①消除信息壁垒,填补信息鸿沟,减少不同国家信息传播格局的差异
②尊重每个国家发展、运用、管理互联网的各项权利,反对网络霸权
③彼此开放网络核心技术,合作打击黑客攻击、木马控制、病毒传播
④将互联网纳入到联合国多边治理框架下,构建网络主权安全新秩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