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与联合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某学校高一(1)班拟以“中国在联合国发挥的作用”为主题举行演讲比赛,王同学撰写了一份演讲稿。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著名的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中国是南南合作的坚定支持者,在资金援助、技术合作、国际组织合作等方面做出显著贡献,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贡献力量。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迪玛·哈提卜表示,中国对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的坚定支持,为相关各国“树立了一个榜样”并带来启示。

           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打着所谓“规则”的旗号破坏国际秩序、将世界拖入“新冷战”;坚持劝和促谈大方向,共同探索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之道,坚持公道,鼓励对话,做和平的“稳定器”而非冲突的“鼓风机”。

      2023年7月10日,全球130多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北京,会议上中国主张联合国改革应有利于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会员国的共同利益;应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权和发言权,切实维护其利益。


运用“中国与联合国”的知识,帮助王同学完成演讲稿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总字数不超过100字。
2023-11-2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一向积极履行国际责任,几乎从来不拖欠任何国际组织的会费。2023年9月16日,一则颇为震撼的消息传出:中国正式对外宣布,决定暂停向国际原子能机构交纳会费,共计4.6亿元人民币。

注:国际原子能机构是确保全球核技术用于和平目的,防止核扩散,促进核能和平利用的联合国专门机构。


结合材料和国际时事,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解读中国暂停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缴纳会费的决定。
2023-11-2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近日,海地发生了一场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联合国迅速采取援助行动,并紧急呼吁国际社会伸出援手。中国作为全球人道主义事业的积极参与者,迅速响应,向海地提供医疗救援、物资和经济援助,受到了海地民众的欢迎和赞赏。这表明(       )

①中国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②联合国代表着各成员国的根本利益,始终发挥积极作用

③联合国是国际社会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

④中国肩负着国际责任,一贯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23年6月27日,第七个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活动在北京举办。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张翼指出,我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的合作中,重视服务中小微企业,通过一系列项目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后将继续加强合作,从可持续投融资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搭建,以及发展环境营造等方面推动中小微企业的韧性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这说明(     
A.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坚定支持并积极参与联合国开展的工作
B.联合国是安全机制的核心,在国际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C.联合国努力促进经济发展,确保中小微企业具有韧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D.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2023-11-17更新 | 49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应中国外交部长邀请,第七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克勒希于2023年2月1日至4日访华。克勒希曾这样评价中国对联合国事业的贡献:中国一直是联合国事业的坚强后盾,在应对气候变化、维和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梳理相关的事实与数据,人们可以看到中国支持联合国事业清晰斐然的“成绩单”。



请结合中国支持联合国事业清晰斐然的“成绩单”,总结我国对联合国的突出贡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走过的“联合国足迹”

从1990年开始,中国军队先后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四万余人,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出兵国,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会费国。

中国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和《巴黎协定》义务,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庄严承诺,将力争使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到达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脱贫攻坚的胜利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精准扶贫理念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中国积极推进减贫南南合作,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帮助沿线各国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以实际行动推进全球减贫事业。

中国始终坚持弘扬多边主义,履行联合国议程中的国际责任。面对疫情,中国响应联合国发起的全球人道应对计划,推动抗疫全球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疫苗产业链建设,向50多个有需求的国家提供疫苗无偿援助。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走过的“联合国足迹”是如何彰显大国担当的?
7 . 2022年10月,联合国授予中国第八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700名官兵和第二批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86名官兵“和平荣誉勋章”,以表彰中国维和官兵在执行维和任务期间的卓越表现和为南苏丹和平事业作出的贡献。这表明中国(     
①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引领者和维护者
②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③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行动
④对外活动的目的是维护各个国家的共同利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05更新 | 392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届高三考前模拟练习政治试题

8 . 从无人驾驶汽车、快递机器人,到手机语音助手、面部识别软件,人工智能正全方位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发展红利的同时,其不确定性也给社会治理、隐私保护、伦理道德、军事安全等带来新挑战。

为打破人工智能的治理困境,早在2014年,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就成立政府专家组,围绕着“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问题展开系列讨论,中方以建设性姿态积极参与。2021年12月,中国向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第六次审议大会提交《中国关于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立场文件》,就如何在军事领域负责任地开发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出解决思路。2022年11月,中国向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缔约国大会提交了《中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呼吁国际社会坚持“伦理先行”,将“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理念落实到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管理、使用等各个层面。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评价在人工智能全球安全治理中的中国行动。
9 .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和叙利亚北部遭遇强烈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震后第一时间,联合国难民署迅速启动紧急援助,满足灾区一线的各种援助需求,并号召国际社会伸出援手。中国迅速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首批提供4000万元人民币和救灾物资,派遣救援队、医疗队。这表明(     
①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工作,是联合国改革坚定支持者
②联合国是国际社会集体应对各种威胁挑战的有效平台
③各成员国应该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
④国际组织代表各成员国根本利益,始终发挥积极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3年2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指出,要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解决人道危机、保护平民和战俘、维护核电站安全、减少战略风险、保障粮食外运、停止单边制裁、推动战后重建。该文件的发布(     
①说明中国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
②体现中国将继续为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发挥决定性作用
③凸显了探索解决乌克兰危机具体的“方法论”和“路线图”
④彰显了中国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责任担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