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与联合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5 道试题
1 .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4届会议首次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由中国主提、80个国家共同联署的消除不平等背景下促进和保护经社文权利决议(L.23号决议)。在提案过程中,中国以建设性的方式孜孜不倦地与各方接触,进行广泛磋商,在最后文本中吸收了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为构建公正包容国际秩序,实现多边人权体系再平衡提供中国方案。这表明中国(     
①掌握了全球治理体系的主导权
②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全球人权治理体系变革
③自觉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④尊重联合国权威和地位,支持其行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是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言必行、行必果”: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2023年11月,公布《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2023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会议期间,宣称将在两年内宣布2035年碳排放目标;目前,中国已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合作。2023年,启动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着力推动“中欧绿色行动”,继续推进南南气候多边进程……中国以实际行动凝聚全球气候治理共识,提振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做积极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统筹谋划数字领域国际合作,建立多层面协同、多平台支撑、多主体参与的数字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体系,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积极发展“丝路电商”。《规划》提出,拓展数字领域国际合作空间,积极参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框架下的数字领域合作平台,高质量搭建数字领域开放合作新平台。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与国际组织”的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应如何与上述国际组织共同搭建数字领域合作平台。
2024-01-1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4 . 2023年11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项聚焦人道关切、突出保护儿童的决议,呼吁在整个加沙地带紧急实施有足够天数的人道主义暂停,以便提供基本物品和服务,开展紧急救援和恢复工作。会议中,中国表明始终支持一切旨在推动停火止战、恢复和平的努力,欢迎任何有利于保护平民、缓解人道主义危机的倡议。材料表明(       
A.安理会是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是国际和平的守护者
B.作为联合国的审议机构,安理会的决议具有法律效应
C.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安全
D.中方秉持公正立场,为动荡国际局势注入更多确定性
2024-01-16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卷
5 . 促进和保护儿童权利是国际人权事业的重要内容。
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
1992年3月,中国向联合国递交了《儿童权利公约》批准书。多年来,中国积极履行义务,贯彻儿童优先发展战略,切实保障儿童各项权利,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
中国通过了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修订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已经建成当代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
就上述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儿童权利公约》的通过表明了联合国是国际社会的基石
B.中国本着负责任大国形象,积极推动全球儿童事业的发展
C.儿童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违法犯罪行为应由其父母担责
D.中国以良法善治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保障其享有相同的人身安全和受教育权
2024-01-14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新泰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仿真模拟政治试题
6 . 2023年11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就马耳他提出的巴以局势决议投票,决议要求在加沙地区实施长时间人道主义暂时停火,方便进行救援和运送物资,最终该决议以12票同意、3票弃权通过。中国代表张军在会议上强调,安理会决议的效力在于执行,必须要当事方将决议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材料表明(     
①中国是联合国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践行者
②联合国安理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③中国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④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7 .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项聚焦人道关切、突出保护儿童的决议。该决议呼吁在整个加沙地带紧急实施有足够天数的人道主义暂停,以便提供基本物品和服务,开展紧急救援和恢复工作。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作为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主持会议。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是联合国各项决议的坚定维护者
②该决议具有强制性,各成员国必须履行
③安理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
④安理会作为联合国主要审议机构,拥有广泛职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第二次就巴以问题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这一份有利于缓和巴以局势的安理会决议草案因美国1票反对未能通过。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表示:中方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和有关国家开展斡旋,推动局势尽快降温。随后,中国派遣特使前往中东,寻求巴以冲突解决之道。这表明(     
①联合国安理会在处理国际冲突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②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全面支持联合国的工作
③中国为维护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积极贡献中国力量
④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积极作为:支持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就巴以冲突通过的决议;作为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主持通过了安理会第2712号决议;通过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和联合国机构提供了200万美元紧急人道主义援助;通过埃及向加沙地带提供了价值1500万元人民币的食品、药品等紧急人道主义物资。这说明我国始终(     
①站在人类良知一边,主动提供物质援助,尊重保障加沙人民的人权
②站在公平正义一边,坚守国际道义,为人类和平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③站在发展进步一边,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实现人类共同繁荣
④站在国际社会一边,支持和参加联合国一切工作,维护国际新秩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极端气候频发的背景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于 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3日在阿联酋迪拜举行。本次大会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减缓、适应、资金、损失与损害、公正转型等多项议题达成“阿联酋共识”。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但差距仍较大,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轨迹尚未符合《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各国代表就制定“转型脱离化石燃料”的路线图达成一致,这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各国就旨在支持易受气候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损失和损害基金达成协议,但长期资金来源有待落实……

大会期间,中方不仅列举了关于全球气候治理的一系列成绩,还发布了《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3》报告,描绘了中国实现能源转型的路径,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

假如你是出席联合国气候峰会的中方代表,请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拟一份发言提纲,简要阐明中国的立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