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与联合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018年中国外交一以贯之的主旋律,无论是主场外交开篇之作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还是收官之作上海进博会,都是践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这体现我国
①遵循了联合国宪章精神,主导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趋势
②发展主场外交,提高了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③积极地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盟友关系,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④主动担当大国责任,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贡献中国智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4-18更新 | 629次组卷 | 3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宣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之后,在2017年9月11日,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中,又把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纳入其中,要求各方本着这一原则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②中国的理念契合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③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④联合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 .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我国提出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的议案。这说明
①世界各国都致力于人权领域的合作共赢
②我国提出的议案契合当今时代发展潮流
③我国在全球人权治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④我国坚持并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O一八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当前,各方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既有期待、也有忧虑,期待中国表明立场和态度。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也有话要说。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积极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信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承诺,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上述立场和态度说明我国
①高举和平与发展旗帜,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在谋求各国发展中促进本国发展
③能够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外交宗旨,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
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导力量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8-06-05更新 | 166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5 . 2018年,中国举办了四大外交活动: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以弘扬上海精神为主题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以市场开放为主题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践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这说明我国
①遵循联合国宪章精神,主导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发展全方位外交,在建设国际新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
③主动担当大国责任,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贡献中国智慧
④积极发展与国际组织的同盟关系,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一带一路”的构想与实践、亚投行的倡议与组建,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的设立,到北京APEC会议、杭州G20会议、度门金砖会议的召斤,处处体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担当。中国提出了“世界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出并实践“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这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新战略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榜样,为全球治理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力量。
当今世界,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全球化遭遇波折的情况下,中国庄严承诺:将坚定不移地做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绝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也绝不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力所能及地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国际体系改革与全球治理,建设性参与政治解决重大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和应对全球性挑战。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我们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得到世界广泛认同和赞誉,成为全球经济治理妁重要力量,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有关知识概括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的特征,并分析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为什么能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普遍赞誉。
7 . 十九大报告提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上述报告内容宣示了中国()
①坚定不移地顺应全球化趋势,走开放合作发展道路
②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努力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
③作为联合国主要成员国,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④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同时积极推动国际包容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1018日至1024日在北京召开。
材料一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他具体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材料二 在世界多极化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时刻,国际社会渴望汲取中国的智慧,为“世界向何处去”寻找答案。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时代大潮对全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 “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传承,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中国人民愿意和世界人民一起共创人类的美好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美好的前景。
(1)联系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政治态度与立场
(2)结合材料二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体现的文化生活观点
2018-01-29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18届高三一模检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2017年1月19日,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得到普遍认同,彰显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材料表明
①中国准确地把握了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       
②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力量       
④中国价值观念已得到各国的认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7-08-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浙江杭州举行。
材料一   峰会提出,二十国集团应该根据世界经济需要调整自身发展方向,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共建共享、同舟共济,打造合作平台,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二十国集团应如何调整自身发展方向,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材料二   峰会期间,各国领导人围绕“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主题,就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创新增长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方式发展以及影响世界经济的其他突出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谈谈峰会达成的共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