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与联合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7 道试题
1 .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叙利亚边境地区发生强烈地震,联合国呼吁国际社会捐资援助地震受灾民众。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包括派遣重型城市救援队、医疗队,并提供地震灾区急需的救灾物资。这表明(     
①联合国是国际社会集体应对威胁挑战的有效平台
②联合国代表各成员国的根本利益,始终发挥作用
③中国响应联合国呼吁,为人道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④中国肩负着国际责任,坚持以互利实现共同繁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25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2 . 2023年10月,联合国大会高票通过涉巴以冲突决议,呼吁立即、持久和持续的人道主义休战。中国等48个国家投了赞成票,美国、以色列等投了反对票。这说明(  )
①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
②联大负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③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基本立场
④中国尊重联合国权威和地位,支持其行动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6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指出,中国将采取务实举措,继续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国将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把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并在30亿美元基础上增资10亿美元;将加大对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的投入,支持开展全球发展倡议合作。

中国将同各方携手推进重点领域合作,动员发展资源,深化全球减贫脱贫合作,提升粮食生产和供应能力,推进清洁能源伙伴关系;加强疫苗创新研发和联合生产;促进陆地与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高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加快工业化转型升级,推动数字时代互联互通,为各国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将搭建国际发展知识经验交流平台,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建立全球发展知识网络,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促进互学互鉴。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继续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023-12-2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当地时间2023年9月28日,中国第九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在联南苏团超级营地举行授勋仪式,该营700名维和官兵被授予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
①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崛起中的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②目的是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③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④顺应当今时代主题,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19更新 | 174次组卷 | 5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一轮复习诊断考试(三)政治试题
5 . 2023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做了《同心协力共迎挑战谱写亚太合作新篇章》的书面演讲,习主席提出要共同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亚太繁荣稳定;要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打造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亚太经济;要携手完善全球科技治理,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这表明(     
①中国掌握了全球治理的主导权
②我国积极推动亚太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③维护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④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需要联合国,联合国也需要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接受了联合国的一些援助,帮助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得到改善,也因为通过参与联合国事务,对国际事务的了解逐渐加深,拓展了国际合作与国际交往的渠道。当前,联合国对华援助资金与项目覆盖农业、工业、环境、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众多领域。同时,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共同发展,不断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中国积极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派出了5万多人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成为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中国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带头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世界减贫贡献超过70%。中国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需要联合国,联合国也需要中国。”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际格局的深刻演变,引发了对联合国全球治理效力减弱的担忧。近年来,新兴大国崛起对国际体系和规则产生深刻影响,传统强权国家的话语权遭到挑战。二者的矛盾在联合国体系内产生放大效应,限制联合国在全球问题上协调效能的发挥。一直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企图把联合国纳入服务其霸权的轨道,对联合国的正常运作形成干扰。此外,联合国改革进程交织大国博弈,屡屡受阻,改革进展缓慢。尽管如此,在充满不确定的新形势下,让联合国发挥关键作用仍是国际社会的主流呼声,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使联合国更有效地应对当今世界复杂挑战,在全球治理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8 .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爆发新一轮冲突。

材料一   本次军事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为难民提供包括食品、药物、医疗服务和庇护所在内的紧急援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有关方面通过谈判实现巴以乃至中东地区的长期稳定,

材料二   10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一项巴以局势决议草案举行表决,其内容包括呼吁在加沙地带实现人道主义暂时停火等内容,美国投反对票,致使决议草案未获通过。

材料三   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中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冲突爆发后,中国向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用于解决加沙地带食品、医疗、居住等急需。中国作为共同提索国,希望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通过的相关决议能得到全面落实,早日平息战火。有观点认为,联合国在解决巴以冲突问题上至关重要,但面临不少困难。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一观点加以评述。
作答要求:
(1)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
(2)逻辑严密;论让有力;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9 .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联合国安理会就一项呼吁在加沙地带实施人道主义的停火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基于保护平民和儿童的责任投了赞成票。美国因不稳定的中东对自己非常“有用”投了否决票,致使该草案未获通过。由此可见(     
A.安理会对巴以安全等程序问题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B.联合国安理会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应加强作用
C.中国根据巴以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D.解决巴以冲突中安理会显现的局限性表明其已沦为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
10 . 2023年1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并发表题为《推动停火止战实现持久和平安全》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解决巴以冲突循环往复的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恢复巴勒斯坦民族合法权利,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中方支持10月27日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就巴以冲突通过的决议。各方应该将决议要求落到实处。这表明(       
①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②中国为世界和平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③中国领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取代了国际旧秩序
④中国支持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一切与此相关的决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12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