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国际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9 道试题
1 .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间,中国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中巴经济走廊、中老铁路、雅万高铁、蒙内铁路等一个个旗舰项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中欧班列10年累计开行7.7万列,运送货物731万标准箱,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鲁班工坊”帮助20多个共建国家的年轻人掌握职业技能……这说明(       )
①中国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②中国以合作代替竞争、交流代替冲突,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
③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④中国把发展合作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努力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近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回答关于“美中紧张局势正在导致更大的分裂”提问时声称,“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美国需要确保在餐桌上,而不能在菜单上。”布林肯的“餐桌菜单论”(     
A.是丛林法则的现代演绎
B.是对新型国际关系的生动诠释
C.表明竞争与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D.表明美国积极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2024-04-18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联考政治试题
3 . 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要坚持几条大的原则:一是以和为贵,不断提升对中美关系的正面预期;二是以稳为重,不折腾、不挑事、不越界,保持中美关系总体稳定;三是以信为本,用行动兑现各自承诺,将“旧金山愿景”转为“实景”。双方要以慎重的态度管控分歧,以负责的担当加强国际协调。这说明(     
①中美要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为目标
②不冲突、不对抗应成为中美始终坚守的底线
③双方的共同利益是中美管控分歧的出发点
④加强国际协调是国际关系稳定的重要渠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7更新 | 3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下学期二模政治试题
4 . 2023年12月2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习近平指出,今年前11个月,中俄双边贸易提前实现了我同普京总统共同制定的年贸易额2000亿美元目标,展现出两国互利合作的强大韧性和广阔前景。维护好,发展好中俄关系,是双方基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这说明了(     
①有利于强化中俄友好全面战略同盟关系
②我国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④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5 . 纪录电影《大道十年》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经贸互联、科技创新、文化交流、绿色生态发展等方面,遵选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谋发展、命运与共的典型故事,展现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一带一路”(     
①坚持以团结合作代替竞争冲突,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②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寻求各国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
③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推动更高水平国际合作,既做大又分好经济全球化的“蛋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实力。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部署,是因为(       )
①国家的科技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②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③这样做有利于抢占科技制高点,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④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蔚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近年来,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提质升级,在金融、农业、核能、数字经济、航天航空、北极开发等方面合作亮点频现,前景看好。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两国始终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发展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中俄关系行稳致远(     
①说明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关系正在经历深刻变化
②得益于两国有效管控彼此分歧,扩大共同利益
③能为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④反映了两国关系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2023年10月16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各国应携起手来,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这一宏伟愿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这是因为(     
①符合共同利益,回应各国人民美好向往
②用合作代替了竞争,推动世界共同繁荣
③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
④呼唤和平渴望发展是各国人民普遍共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08更新 | 105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08 当代国际社会
9 . 2023年4月6日,习近平在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三方会晤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和欧洲一体化是双方各自着眼未来作出的战略选择,双方要做彼此发展道路上可信、可靠的合作伙伴,求同存异,相互包容、相互借鉴、相互促进。这意味着(        )
①我国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②中欧能够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用伙伴关系取代竞争关系
③我国主张尊重世界多样性,维护和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④中欧应当以双方的共同利益作为发展对外关系的出发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当地时间2023年9月9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八次峰会上,非洲联盟(非盟)成为二十国集团的正式成员。中国是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的国家,并支持非盟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     )
①有利于不断壮大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进步力量
②推动了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③说明合作、竞争、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④有利于中非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务实合作、加强同盟关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