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世界各国应对多样化的全球性挑战和实现包容性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途径。

(1)中国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针对国际社会中存在的哪些问题?
(2)应如何解决国际社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2 .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之前顺访美国,助力中美跳出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对抗的“修昔底德陷阱”。(注:“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双方在多个领域共达成49项重要共识,原本外界预测的网络安全等“冲突点”成为双方未来共同发力的合作点。中国在塑造中美关系上变得越来越主动,开始提出各种倡议,积极参与话语权构建。中国外交正走向更加积极进取,既清晰界定和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又能让对方感到放心,构建起双方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美能够跳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原因。
(2)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基本趋势的知识,就如何推动国际关系健康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2016-12-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31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通话,双方就当前乌克兰局势交换意见。习近平指出,乌克兰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是中方不愿看到的;中方历来主张和平,反对战争,这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我们向来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判断,坚持按照联合国宪章办事,主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中国主张,各方应该共同支持俄乌对话谈判,谈出结果、谈出和平。

材料二       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其核心就是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引领全球治理的生动体现,是我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与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更大贡献。共建一带一路为推动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等全球性问题,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基本内容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对全球治理的积极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在中国、日本、新西兰等10国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

材料一   RCEP15个成员国的总人口、经济总量以及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的30%,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作为率先完成RCEP核准程序的成员国之一,中国积极参与RCEP机制建设,推动中国与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成员国之间的零关税产品比例大幅提高,并朝着90%以上的货物贸易最终实现零关税的目标前进。除关税优惠外,RCEP不但在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检验检疫等方面为亚太地区经贸规则树立标杆,还将通过简化行政程序,减少贸易壁垒推动地区实现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材料二   RCEP的生效实施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重大胜利。实现全球经济复苏和繁荣发展必须依靠多边主义、扩大开放和创新共享,搞自我优先、优势垄断和封闭排他只会适得其反。后疫情时代,开放融通是大势所趋,多边主义和扩大开放是人间正道,要拆墙而不要筑墙,要开放而不要隔绝,要融合而不要脱钩,这是所有RCEP成员对解决全球经济治理问题发出的共同声音。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RCEP能顺利生效落地。
(2)结合材料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如何坚持多边主义和扩大开放”这一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不少于150字。
2022-07-1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5次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以下是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摘录。

2013年4月7日“中国将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2015年3月28日“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年4月10日“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愈发陈旧落伍,妄自尊大或独善其身只能四处碰壁。只有坚持和平发展、携手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多感。”
2021年4月20日“国际上的事应该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不能把一个或几个国家制定的规则强加于人,也不能由个别国家的单边主义给整个世界”带节奏“。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
2022年4月21日“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不能搞双重标准,反对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从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中解读中国是如何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的。
2022-08-18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入世20年是中国深化改革、全面开放的20年,是中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20年,是中国主动担责、造福世界的20年。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

当前,世贸组织面临诸多挑战。多边贸易谈判、争端解决和贸易政策监督三大功能受阻,自身改革进程缓慢;同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极大损害了世贸组织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如何促进世界贸易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
2022-01-15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政治试题(二)
7 . 2014年11月,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中国。
材料一:梦想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就是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就是继续引领晋界发展大势,为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就是让经济更有活力、贸易更加自由、投资更加便利、道路更加畅顺,人与人交往更加密切;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亚太梦想。
材料二:APEC会议期间,美丽的“APEC蓝”令人心醉,也让雾履治理看到了希望。如何才能使“APEC蓝”变成持久的“北京蓝”呢?大家在网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结合3位网友的跟帖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他们建议的合理性。
2016-11-26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届安徽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今世界,美国单边主义凸显;国际恐怖主义猖獗;中东局势不断恶化;印巴关系紧张;朝核危机未解。

材料二   全球人口72亿,按照联合国统计,人均每天收入不到2美元,相当于在饥饿线上挣扎的人有28亿。这些贫困人口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如何解决两则材料反映的问题?
2022-02-1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练习(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1):4.2 挑战与应对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上甘岭》到《长津湖》,抗美援朝的战争片始终有着鲜明的爱国主义主题,有着革命英雄主义的人物模式和阳刚的崇高美学,他们都是作为民族意志、国家立场的政治宣誓,是国家民族指向的宏大叙事,是反帝反霸的思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回响,发挥的是凝聚人心的精神激励和社会动员功能。影片《长津湖》从编剧到导演到演员的配置,做到了让团队中每一个参与创作的人都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出了自己的长处,艺术地,真实地还原了当年的那段光辉岁月,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我军将士崇高的思想境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真切地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情怀的熏陶!《长津湖》是新主流电影的一个代表,它将历史感和类型化表达做了一个非常成功的融合,影片既做到了好看,又带给观众很多的思考,它的宝贵经验,值得中国电影人好好总结借鉴。到10月20日16时50分,《长津湖》累计票房超50.35亿,有望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一名。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长津湖电影为什么会引发观影热潮?

材料二   2021年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了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在特别致辞中强调,解决好这个时代面临的课题,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任何一国想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多边主义正是实现有效全球合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家共同商量着办”,意味着多边主义必须是全人类的,而不是某些“小圈子”“小集团”的。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社会遭受单边主义之苦,而多边主义也有被滥用、被曲解之倾向。有的国家打着多边主义的幌子,搞排他性小集团,制造国际对立;也有的国家倚仗强大国力,打着多边主义的旗号,实则搞强权政治,“谁力气大谁说了算”。种种事实表明,全球治理需要多边主义,更需要真正的多边主义。


(2)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全球治理中如何才能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
2022-01-1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月检测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边主义,就是大家的事情,大家一起商量、一起推动,大家的规则,大家一起制定、一起遵守。不能把一个或几个国家制定的规则强加于人,也不能由个别国家给整个世界“带节奏”。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指出,“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解决国际上的事情,不能从所谓“实力地位”出发,推行霸权、霸道、霸凌,应该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遵循,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反对打着所谓“规则”旗号破坏国际秩序、制造对抗和分裂的行径。他认为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多样道路。民主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而是各国人民的权利。

2021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再次强调,“我们必须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应如何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2)结合材料,从当今时代主题角度,为“完善全球治理”撰写一篇时事短评。要求:紧扣主题,逻辑严密,论述合理,字数在150个左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