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1 道试题
1 . 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23年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在北京、广州两地进行友好深入、高质量的交流,达成一系列战略共识,双方签署了近40项政府间协议和商务合同,涵盖航空、科技、教育、农业等多个领域,达成了5部分51条内容的《中法联合声明》。马克龙表示,中法模式存在差异,双方可能存在分歧。不过,有分歧不妨碍我们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坦诚交换意见。由此可见(     
①中法增强政治互信,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新发展
②中国坚持对话协商,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③中法应对共同挑战,致力于谋求共同发展的合作结盟之道
④顺应时代主题变化,以合作代替竞争实现共同的发展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与伊朗两国历史渊源深厚。但受宗教、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双方长期矛盾尖锐,两国都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两国也曾尝试“和解”,但举步维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中东地区挑拨矛盾,操纵地区事务,是“两国矛盾”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以友好和善的姿态与中东国家打交道。2022年12月,中沙两国在联合声明中提出“同意应在尊重地区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实现地区热,点问题的和平政治解决”;2023年2月,中伊两国联合声明写明“伊方欢迎中方提出的实现中东安全稳定以及促进波斯湾地区国家对话的倡议”。在中国的斡旋下,2023年3月10日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于北京达成协议,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媒体评论,促进沙伊两国达成协议,是“中国用实际行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次伟大成功实践”。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这一次“伟大成功实践”取得的原因。
2023-08-15更新 | 24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政治试题二
3 . 长期以来,由于受宗教、种族、经济和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矛盾不断,造成双边关系紧张乃至断交。2023年3月6日至10日,在中国支持下,沙伊两国在北京举行对话并达成协议。10日,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开展各领域合作。中国成功斡旋沙伊两国复交说明(     
①沙伊两国存在较为广泛的共同利益
②我国是中东地区安全稳定的促进者
③政治一体化的发展是漫长曲折的过程
④平等互利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3年2月21日,蓝厅论坛在北京举行。新任外交部长秦刚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方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秦刚表示,中国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倡议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义,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表示赞赏支持。秦刚还表示该倡议指出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安全治理核心作用,努力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积极推动对话和平解决热点问题,有效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不断加强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发布此倡议的依据。
2023-07-25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5 . 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

◆对话的胜利 和平的胜利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之一,二战结束以来,战火仍连绵不断。2011年至2020年,中东地区经济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作为中东地区最主要的两个大国,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宗教矛盾由来已久,地缘问题冲突不断。2016年伊朗民众抗议并冲击沙特驻伊朗使领馆,随后两国宣布断交。

沙特和伊朗同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两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都是中国,中国与两国同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中方积极斡旋下,沙伊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开展各领域合作。沙伊双方表示愿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通过对话和外交方式解决双方分歧。沙伊赞赏并感谢中方承办此次对话并推动其取得成功。中方始终支持中东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发展道路,反对在中东搞地缘政治竞争,支持中东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愿继续为实现中东和平安宁贡献中国智慧,并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至此,沙伊关系翻开新的一页,这是对话的胜利,也是和平的胜利。


(1)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何以成功斡旋中东两强国复交。

◆“发展带”“幸福路”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这一倡议在驱动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引领新型全球化发展,“一带一路”是造福世界的“发展带”和惠及人类的“幸福路”。

从2013年到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翻了一番,年均增长8.6%,同沿线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截至2022年底,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达571.3亿美元,拉动了超万亿美元的投资规模,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

2023年前5个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5.7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进出口增速超过外贸整体水平。这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与成就,也为世界和中国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2)“一带一路”是造福世界的“发展带”和惠及人类的“幸福路”。请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3-07-12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2023年6月,巴勒斯坦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一致同意,本着睦邻友好、合作共赢原则推进各领域交往合作,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双边关系的深化发展(       
①符合中巴两国人民的愿望和共同利益                      
②表明中巴推进交流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③是两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成果        
④说明合作已经取代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3年4月2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习近平指出,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愿同乌方一道,把两国互利合作向前推进。这表明(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
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2023-06-23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8 . 2023年2月,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这一文件内容涵盖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解决人道危机等12个方面,既重申了中国的一贯主张,也注意吸纳国际社会理性观点,既明确了重大原则前提,也标注了走出危机的清晰路径,得到当事方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这表明(       
①中国以自己的方式为缓和局势、化解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②中国坚持劝和促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导力量
③中国立场文件契合世界人民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
④中国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统筹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2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联合调考政治试题B3
9 . 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对外侵略、殖民、掠夺,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从未主动挑起一次冲突,从未侵占别国一寸土地,从未发动过一场代理人战争,从未参加过任何一个军事集团。中国的现代化通过发展自身来实现,同时帮助他国发展。由此可见(       
①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
②中国始终选择以和平方式实现和捍卫自身的合法利益
③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诸多挑战
④中国坚守全人类共同价值,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2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联合调考政治试题B3
22-23高二下·黑龙江大庆·期中
10 .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目前,已有近150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不仅有亚非拉地区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有西方发达国家。这表明共建“一带一路”(     
①搭建起了包容、务实的广泛国际合作平台
②具有强大吸引力,符合参与各方的根本利益
③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
④彰显出言必信、行必果的可贵品质,赢得各国赞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