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十八大以来,中国主动作为,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伊朗核协议等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倡导并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9年3月26日,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法应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稳定,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中法两国应坚持互尊互信、平等相待、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共同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法及相关各方要保持对话渠道畅通,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促共赢,为两国共同参与和推进全球治理提供有力智力支撑,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因贡献智慧和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的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的。
(2)某校拟举办一场以“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外交”为主题的有奖征文活动。假如你是参与征文的比赛选手,请你拟定两个具体的征文题目,要求能反映我国的外交理念,彰显大国风范,每个题目不多于16个字。
2019-07-2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 .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后”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动地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的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优势,目标是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该规划也被认为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战略载体。


阅读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
(2)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张的合理性。
2019-07-2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3 .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中国与科特迪瓦签署了产能合作框架协议,与埃及、南非、加纳等国签署了关于推动产能合作重点项目的谅解备忘录,共涉及42个产能合作供电项目。中非合作论坛取得丰硕成果表明
①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②合作符合中非各国共同利益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 . “一带一路”倡议五年来,中国与80多个国家和组织签署合作文件,在24个沿线国家建设经贸合作区,为沿线国家经济注入新的生机。这说明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
A.深化合作,实现相关国家共赢B.增进互信,维护地区和平安宁
C.互学互鉴,巩固人民传统友谊D.相互尊重,自主选择发展道路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对此,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中国方案。2017年2月10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3月17日,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2018年3月23日,首次被载入人权理事会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网。”“一带一路”是实践中国方案的重要平台和重要典范。对于破解经济全球化面临的困境,塑造更健康的经济全球化,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可以预见。“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将会带来一种全新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新秩序、新格局。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和“一带一路”的实践,分析“中国方案"为什么能够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
2019-03-16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外交》(2018年版)白皮书深入分析过去一年国际形势演变重大趋势,全面总结中国外文主要成果和亮点。中国向世界提出了推进经济全球化再平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阐述了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倡议。中国同美、俄、欧等大国的协调与合作取得新进展,同周边国家互信合作进一步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伙伴关系的“合金量”得到新提升。“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理念深入人心,国与国交往的新路越走越宽。举办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打造金砖合作升级版,开启“金砖+”合作模式,推动金砖合作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南南合作新平台。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达成了270多项合作成果,推动一批重大合作项目落地。形成全球共建“一带一路”的强动势头。“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国坚定不移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积极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与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注入持久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知识,分析中国智慧是如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持久动力的。
2019-03-10更新 | 285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质量监测(二)文综政治试题

7 . 近年来,“逆全球化”逐渐从单一事件发展成一种潮流,并从社会层面蔓延到政治层面,演变成国家意志,进而具体化为某些西方国家的施政措施,这给我国企业“是出去”带来严峻的挑战。化解逆全球化的因局,我们需要顺应“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加强战略对接、务实合作;需要善于沟通、熟悉规则,让不同四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全球化的好处,引导全球化在更高水平上发展,这是化解“逆全球化”的关键,此外,还要跳出“整”一笔钱就跑的思雄,或者钻某些国家环境保护、劳工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漏洞的心态。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生活》中“经济全球化”角度,指出逆全球化潮流的危害。
(2)运用《经济生活》中“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知识,为我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提出合理化建议。
(3)结合《政治生活》中我国的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抓住化解“逆全球化”的关键。
2019-03-07更新 | 353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浙江省2019届高三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思想政治专家原创题(一)政治试题
8 .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为破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了新原则新思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2017年9月11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首次纳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理念。这表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该决议要求“各方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加强联合国作用”,同时重申“联合国应本着本着合作共赢精神,继续发挥核心作用,寻求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共同之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分析中国应该怎样贯彻“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而维护和发挥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2019-02-20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11月月考(三)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论坛是中非之间创新交往与合作模式的典范,平等和相互尊重的中非关系也是国际关系的楷模,代表着国际关系发展的新趋势。从首届中非合作论坛开始,中国就一直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中非一起商量、一起做事和一起受益,为中国后来倡议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中阿合作论坛和中拉合作论坛等多边机制提供了有益经验。在中非合作论坛带动下,联合国、G20和金砖国家等国际机制更加重视非洲议题。当前,中非正共筑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这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明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对全球治理的借鉴意义。
10 . 2018年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举行会谈,习近平强调,双方要不断巩固和增进政治互信,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交往原则,充分尊重并切实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为中挪关系行稳致远打牢政治基础。这表明
①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积极承担国际人道主义责任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