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克兰问题有着复杂历史经纬,既是欧洲安全矛盾长期积累的爆发,也是冷战思维和集团对抗造成的结果。从呼吁“为和平创造空间,为政治解决留有余地”,到提出对乌克兰问题五点立场和缓解人道主义危机六点倡议,再到提出化解乌克兰危机的“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俄乌冲突以来,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煽风点火、拱火浇油、单边制裁等,中国不懈的和平努力有目共睹,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2023年2月24日,在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一周年之际,中国外交部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立场文件共1200多字,涵盖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解决人道危机、维护核电站安全、保障粮食外运.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12个方面内容。文件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方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路径,回应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切,彰显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倡议和立场生动体现了中国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3-05-1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二中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2 . 2023年7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团结协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10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后又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一系列重大倡议,不断丰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和实践路径。这表明(     
①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方案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力量
④中国对守护全球安全有着坚定的决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17更新 | 48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测评政治试题

3 . 一、对外开放的绚丽篇章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近年来,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惠及全世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前行,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1.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征程波澜壮阔,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
(1)回顾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感受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请在编号处选填适当内容,完成时间轴。

A.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B.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C.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
(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已、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深重苦难。这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走______的现代化。(选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或“和平发展道路”)
2.(多选)“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饱经磨难的中国,走出了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中国的外交道路体现的核心理念是(     
A.崇正义B.尚和合C.重诚信D.爱和平
3.(多选)当前,中国已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中国平均每分钟有7300多万元人民币的货物在中国与世界间进出。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和重要出兵国、经济全球化的坚定倡导者、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概括上述材料可得出(     
A.在世界发展新的十字路口,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B.新时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C.中国在回应时代之问中呈现的中国担当、中国贡献及中国机遇
D.我国对外贸易保持着强劲势头,将会持续带动世界经济的恢复
4.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聚焦发展这一重大主题,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凝聚新共识、指明新路径。
(1)二十国集团(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由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以及欧盟组成。依据国际组织的分类,二十国集团属于(     )
A.政府间、世界性、专门性国际组织
B.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国际组织
C.非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国际组织
D.非政府间、世界性、专门性国际组织

(2)自2016年G20杭州峰会以后,数字经济已经成为G20的核心议题之一,被视为关键的经济增长动力。2022年的G20峰会,中国提出了《二十国集团数字创新合作行动计划》,强调要将数字经济作为全球发展倡议的重点合作领域,期待同各方一道营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缩小南北国家间数字鸿沟。


请结合材料,从我国外交的角度,分析说明如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数字经济为全球经济发展添动能。
______
2023-03-2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23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2月9日,习近平应邀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峰会上,习近平提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阿命运共同体四大路径:“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共同利益”“聚焦经济发展,促进合作共赢”“维护地区和平,实现共同安全”“加强文明交流,增加理解信任”,得到与会阿方领导人广泛认同。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简述提出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四大路径的合理性。
2023-07-1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2年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中德双方就携手努力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习近平主席强调双方要始终从战略高度把握两国关系大方向,中德两国应该相互尊重,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坚持对话协商,共同抵制阵营对抗、泛意识形态化等因素干扰;中国始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相互交融、相互成就。朔尔茨总理表示,中方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粮食危机等很多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德方希望同中方保持沟通协调,更好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强调世界需要一个多极化的格局,反对搞阵营对抗。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德携手努力深化合作的驱动因素。

材料二   习近平向德国总理朔尔茨访介绍了中共二十大主要情况,重点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理论。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2)结合材料二,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哲学道理。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助力与服务现代化的功能渐次增强,现代化也愈加需要传统文化为之筑牢民族根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拓展,破除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中国式现代化会给其他国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经验。但是,“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彰显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社会文化理想。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角度,探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
2023-01-11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灌云县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是重要路径。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近10年间,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累计已同151个国家签署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这表明(     
①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人类共同进步的新担当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国际社会一致认同
③“一带一路”的旺盛生命力基于国家间共同利益诉求
④坚持以增强战略自信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7 . “天下大同”虽源于古代、源自中国,却面向未来、面朝世界。中国始终秉持协和万邦理念,倡行“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将以和平、公正、文明手段解决争端的理念,融人了新中国的“世界观”。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天下大同”的智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多边外交的根本遵循
②新时代中国将“天下大同”理想外化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行动中
③传承和发展大同理想成为推进全球治理、促进公平正义的国际共识
④中国以多元共存为价值追求,坚持在“不同”中求“共同”的路径选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8-12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单元 专项拓展训练 中国的外交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31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通话,双方就当前乌克兰局势交换意见。习近平指出,乌克兰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是中方不愿看到的;中方历来主张和平,反对战争,这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我们向来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判断,坚持按照联合国宪章办事,主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中国主张,各方应该共同支持俄乌对话谈判,谈出结果、谈出和平。

材料二       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其核心就是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引领全球治理的生动体现,是我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与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更大贡献。共建一带一路为推动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等全球性问题,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基本内容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对全球治理的积极意义。
9 . 中国的“世界观”究竟是什么?“天下大同”,以和平、公正、文明手段解决争端的理念,融入了新中国的“世界观”。这告诉我们(     
①“天下大同”的智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多边外交的根本遵循
②新时代中国将“天下大同”理想内化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努力
③传承和发展大同理想正成为推进全球治理、促进公平正义的国际共识
④中国以多元共存为价值追求,坚持于“不同”中求“共同”的路径选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1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联合质检考试(期中)政治试题

10 . 2020年10月2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总结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巨大贡献,深刻阐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习近平在大会上强调,中国一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扩张,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一论述表明(     
①不称霸、不扩张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外交活动的基本目标
③中国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④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抗美援朝精神是我们战胜强大敌人、赢得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军队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意义在于(     
①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为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②坚定必胜信念,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③彰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
④为取得新时代伟大斗争的胜利提供了具体路径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05-1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