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真题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粟(小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农作物之一。约16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先民发现了青狗尾草的天然变异现象,于是选出穗大、不落粒的青狗尾草驯化出小米。随着小米的广泛种植,先民逐渐形成以小米种植兼渔猎采集的生活方式。约公元前4500年,小米经中亚传入印度,又沿地中海北岸及多瑙河流域传到希腊、荷兰等地,从而走向世界。从此,在世界历史上,小米在农业生产、日常烹饪、医药服用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粟演化成一种文化符号,被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诗经》中有“黄鸟黄鸟,无集于穀,无啄我粟”的咏叹,苏东坡更赋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诗句。小米在梵语、波斯语中分别被称为Cinaka和Shu-shu,与“秦”“粟”谐音。英语称小米为millet,它来自中古法语,中古法语又来自拉丁语milium,所以小米的拉丁学名叫Miilacium,源自印欧语mele,是“压碎”“磨碎”的意思,由于磨成的粉很细小,无法计数,于是有了million(百万)一词。这不仅能够反映外国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具有一定联系,也可以佐证小米由我国传播出去的历史事实。

从青狗尾草华丽转身而成的小米,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的珍贵礼物。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和“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3-06-14更新 | 7719次组卷 | 49卷引用: 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轮复习训练政治试题(必修四)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1993年至2023年1月,中国累计派出援助圭亚那医疗队18期263人次,在当地乔治敦公立医院、林登地区医院等开展医疗援助。为了帮助更多圭亚那民众,医疗队多次组织对偏远地区或弱势群体的义诊活动,向孤儿院捐赠物资、赠送玩具和文具,为福利院儿童进行全面健康体检。开展对圭亚那的医疗援助(       
①增进了中圭两国的文化交流             
②有助于改善圭亚那民生状况
③强化了中圭两国的同盟关系               
④创新了南南国家的合作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1更新 | 9212次组卷 | 4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2022年12月19日,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举行,景德镇陶瓷是中阿友好精神的历史见证。早在数百年前,阿拉伯半岛的青花原料“苏麻离青”,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景德镇,与景德镇的高岭土完美结合,诞生了陶瓷史上的传世杰作—元青花,而后元青花又沿着来时的路回到阿拉伯半岛,书写了中阿友好往来的不朽佳话。这说明(     )
①两地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文化传播的前提
②要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为我所用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有融汇世界文化的能力     
④不同民族国家文化在交流和借鉴中相互融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朱楼画栋,彩胜华灯。傍晚时分,西安市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灯火如昼,古香古色的仿唐建筑、“李白”“杜甫”扮演者与游客现场互动、非遗传承人制作的泡馍“水围城”……这里,让世界人民感受到“盛世唐朝”的魅力,也为西安赋能西部经济强市注入了新的活力。打造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     
①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旨在促进文化交流交融,满足世界人民的各种文化需求
③利于实现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彰显中华文化自信自强
④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古文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数字时代为古文字的传承和传播带来机遇。藏品数字化以多维方式呈现古文字,数据库的建立为提升古文字整理、释读和阐释水平注入强劲动力,各类数字化传播路径也让人们在喜闻乐见中获得古文字知识。由此可见( )
①古文字是文化载体而不是文化本身
②数字化改变了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
③科技赋能增添了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④科技为传播传统文化开辟便捷通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2年8月召开的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强调,要始终高举思想旗帜、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着力培铸文化之魂、拓展实践之路、完善治理之策,加强网民文明素养理念塑造和实践养成,推动网络综合治理和网络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这需要(     
①立足当代中国,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②把传承传统文化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着眼点
③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
④充分发挥网络空间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强大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春节档电影市场迎来火爆开门红,其中影片《流浪地球2》和《熊出没伴我“熊芯”》分别以38亿元和13亿元的累计票房领跑市场,在用优质内容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同时,院线也多措并举拉动观影热情。这表明(     
①艺术作品都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体
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④大众传媒促进多种文化彼此交流融合与渗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10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8 . 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国山水画,与道家思想追求素朴自然,简淡肃静的艺术精神密不可分,故多以水墨表现为主,以色为辅。相对于西方油画,整体更偏素淡和枯寒,更能融合画家的个人情怀和政治隐喻,虽少了几分感官刺激,却也如品茶一般,有难得的回甘之余味。由此可见(       
①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决定了其具有独特的审美和教化作用
②中国山水画是传统哲学思想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生动体现
③透视中西绘画艺术的差异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深度交流
④继承国人独特的美学体系要求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4-06更新 | 21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号召,这正是对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发展动力或路径的一次重要的话语调整,对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次在“文化自信”基础上引人注目地新增了“文化自强”的意涵,形成“文化自信自强”这一新话语方式。

在刚刚过去的新时代十年间,文艺工作者为坚定观众的文化自信而创作--不少作品以文化自信心为文化自强力奠定基础。如《唐宫夜宴》《芙蓉池》等系列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运用多媒体、融媒体等大众媒介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通俗化大众化表达方面走出新路;有的作品由文化自强的提升而返身夯实文化自信。如影片《长津湖》等中式战争大片,在全景式战争中突出我军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镕铸出现代中国人民家国同构、军民同心的强盛形象。展望当前和未来,文艺工作者将面临新的使命,这就是在文化自信基础上锐意推进文化自强,努力让文艺作品真正成为增强观众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强力的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原理,分析在“文化自信”基础上新增“文化自强”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在刚刚过去的新时代十年间,文艺工作者是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
10 . 将中华经典古诗词翻译成外文,要注意古诗的绵长韵味,不能因为语种的转换而折损,要能够把诗词字里行间流淌着的中国人的情感、意志与品性,真正传递给西方读者。这从一个侧面启示我们,要更好地传播中华古诗词、讲好中国故事,就应(     
①积极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②既要注重文化的共性,更要注重中华文化的特殊性
③既克服又保留,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④传递中华古诗词的精神实质,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12更新 | 617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宜丰中学、宜春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