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 道试题
1 . 2023年10月,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的办节宗旨,集中推出了77个中外演出项目。自1999年创办以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的名家、名团、名作吸引了不少海内外观众专程来到上海,共享艺术盛宴。举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意义在于(     
①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②推动中外文化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实现融合同一
③对外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④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十年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携手,广泛开展文化、旅游、媒体等方面的合作,推动文明互学互鉴和文化融合创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世界在更加频繁的人文交流中,激荡出相知相交、团结共荣的“和合之美”。由此可见,推动文明交流应(     )
①向共建国家输出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
②相互尊重,在求同存异中增进相互理解
③胸怀天下,在开放中推进不同文明的交融
④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其他民族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通过交响乐演奏和童声合唱逐渐将音乐氛围推向高潮,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用一个“同”字贯穿,凝聚同在同爱、同心同创、同力共赢、同向未来的力量,引发不同文化背景听众的共鸣。这说明(     
①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②传播好中国声音能促进人类文化交流
③文化交流是实现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有大量文物流失海外,中华文物的回归,是中国志气、中国骨气、中国底气的回归。

材料一   2023年10月,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为了更好反映文物回归问题,短剧创作者采用拟人手法,讲述了一盏来自中国的小玉壶逃出大英博物馆时,带回了在屈辱年代被非法运往英国的中国文物们的一封封“家书”,表达了文物们返回中国的热切愿望,字字戳中网友的泪点。

材料二   文物回归“道阻且长”,但我国追讨文物的脚步从未停止。从2014年至2023年,我国成功追回15万件流失文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持续加大文物追讨力度,成功促成1800余件(套)流失文物返还。2023年8月25日,瑞士向我国返还了5件流失文物艺术品,这是中瑞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合作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我国追讨文物为什么能不断取得成功。
(2)运用“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知识,对“文物回归,实则是中国志气、中国骨气、中国底气的回归”这一判断的逻辑性质作简要分析。
2023-12-12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上饶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琮琮”,这个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琮琮”的设计灵感源自良渚玉琮,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的精神。“琮琮”全身以源自大地、象征丰收的黄色为主色调,头部装饰的纹样取自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意寓“不畏艰险、超越自我”。这是对良渚古城遗址的最好致敬,也是对中华文明的最好传承。良渚玉琮(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③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④表明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6 .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近日,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们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致敬“时代楷模”是因为他们(     
①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②帮助人们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身上共同彰显着中国担当、中国力量、中国价值
④推进人类文化交融,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3年10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领导人夫人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工艺美术馆中央大厅内,“中华福树”、剪纸、风筝、宫灯相映成辉,意趣盎然;玉雕、织绣、竹编木雕等工艺精品精美绝伦;行云流水的古琴演奏、华丽婉转的昆曲唱腔、独具神韵的京剧表演让人流连忘返……本次活动让来宾们充分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这一做法(     
①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加强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对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④能够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从开幕式的“江南韵味”“数字火炬手”,到闭幕式的“荷桂共生辉”“最忆是杭州”,杭州亚运会通过融合了3D动画、增强现实等尖端技术的表演让亚洲和世界体验了“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独特魅力,领略了开放包容、自信自强的大国气象。这表明杭州亚运会坚持(       
①深化文化传承交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②美美与共,彰显文化的交流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推动文化与科技完美融合,彰显中华文化自信自强
④丰富中华文化内涵,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火炬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杭州亚运会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交流的盛宴。奖牌“湖山”、火炬“薪火”都打上了良渚文化的烙印;吉祥物组合“江南忆”,来源于白居易诗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会徽“潮涌”展示了中国文化敢为人先的理念……由此可见,文化交流(     
①要增强文化的包容性,避免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锋
②要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③要讲好中国故事,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④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3-14高三·山东济南·阶段练习
10 . 文化创造必须坚持“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的道路。与之相对应的有效做法是(          )
①深入基层,立足社会实践
②加强交流,推动文化传播
③高举旗帜,引领社会方向
④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
A.④→③→①B.①→③→④
C.①→④→②D.②→④→③
2023-09-12更新 | 112次组卷 | 76卷引用:江西省横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