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几千年,多数国外民众认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形象,很多外国人喜欢我国的京剧、书法、古诗词及孔子思想等传统文化。但仍有少数民众对中国知之甚少,甚至误解、误读。如“龙”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幸运和成功”等象征意义,它在西方常被理解为邪恶的化身。有人把中国近年的发展比喻成“中国这条东风巨龙在腾飞”,这句话被西方一些人误解为“邪恶的中国要称霸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讲好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讲好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
2 . 2023年国风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在全国热映。一边看电影,一边背唐诗的“学习式观影”引发热议。“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当穿越千年的诗句透过银幕与观众相遇,长安的繁华气派、塞北的苍凉辽阔,与回响在历史深处的吟诵一齐“唤醒”了观众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该作品的成功在于(       
①换一种方式学习诗词,拓宽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②用科技手段重塑传统表达,打造文化传承新思路
③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促进观众与中华文化共情
④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18更新 | 1709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开幕式迎客相见,闭幕式折柳寄情;开幕式虎虎生威,闭幕式连年有余;开幕式朵朵雪花,闭幕式盏盏灯笼;开幕式邀四海共赏天上月,闭幕式天下一家一起向未来……冬奥会的难忘瞬间处处透着绝妙的巧思,充分展示了“中国式浪漫”。北京冬奥会(     

①通过不同艺术形式赋予传统文化不同的本质内涵

②彰显了传统文化的承袭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体现出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和合共生,推动了文明交流互鉴

④向世界展现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传递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3年6月,以“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此次尼山对话的举办,旨在以儒家思想中蕴藏的深邃智慧照鉴数字文明的未来,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开辟新道路。这说明(     
①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基础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不断发展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促进人类的文明事业发展进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2023年6月8日,“丝路瓷缘·釉见敦煌——瓷画艺术展”在江西省隆重启幕。展览中,20件来自敦煌的高保真复制藏品集中展出,60件景德镇当代艺术家创作的敦煌壁画主题瓷画荟萃一堂,以现代陶瓷语汇诠释敦煌壁画新貌,为观众带来一场古今融合的艺术视觉盛宴。“瓷画艺术展”成为一场艺术视觉盛宴,这表明(     
①丰富的文化内容展现厚重文化载体
②文化交融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③文化发展要在融通资源中不断创新
④多彩的文化活动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2023年6月“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在福州市举办。至今,福建与美国相关地方共缔结17对国际友城,搭建了民间友好交往的桥梁和渠道,并在经贸、人文和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由此可见,中美民间友好交流有利于(     
①增强中美人民情谊,消除政治分歧
②拓展中美交往空间,促进民心相通
③推动经济贸易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④跨越语言文化差异,认同对方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敦煌莫高窟有幅“三兔莲花藻井”画(如图),其上有三只撒腿飞奔的兔子,它们互相追逐,又共用兔耳,形成“一只兔子两只耳,三只兔子三只耳”的效果,并与外围的莲花及最外层的飞天动态呼应,整个藻井在它们的带动之下似乎旋转起来,让人们为之惊叹。“三兔莲花藻井”(     

①反映了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
②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③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和特有感召力
④表明不同民族文化交流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23高二下·江西·阶段练习
8 . 2023年3月27日,中国西班牙文化和旅游年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幕。中国和西班牙都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开幕音乐会上两国乐团合奏的新创曲目《阳光永远照耀着我们的友谊》融合了中西音乐特色,令观众耳目一新;京剧《贵妃醉酒》向西班牙观众展现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独特风采。此次文化交流活动说明(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各民族文化
③应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国际影响力
④传播广度和深度是衡量文化价值的标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22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政治试题
9 . 2022年11月,在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建交30周年之际,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图书馆开设“中国之窗”阅览厅,为乌兹别克斯坦民众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窗口。中国使馆协助该国图书馆按照中国古典风格对阅览厅进行装饰,向其捐赠260多本涉及中国文化、艺术、文学等内容的中、英、俄文图书和影像资料。此举(     
①坚持美美与共,有利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旨在弘扬中华文明,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④能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20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方案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列出12个方面的重点调研内容,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两新”组织等基层单位,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进行问题梳理、难题排查,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材料二   在刚刚过去的新时代十年间,文艺工作者为坚定观众的文化自信而创作-不少作品以文化自信心为文化自强力奠定基础。如《唐宫夜宴》《芙蓉池》等系列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运用多媒体、融媒体等大众媒介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通俗化大众化表达方面走出新路:有的作品由文化自强的提升而返身夯实文化自信。如影片《长津湖》等中式战争大片,在全景式战争中突出我军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熔铸出现代中国人民家国同构、军民同心的强盛形象。展望当前和未来,文艺工作者将面临新的使命,这就是在文化自信基础上锐意推进文化自强,努力让文艺作品真正成为增强观众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强力的精神力量。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调查研究要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意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文艺工作者是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