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3 道试题
1 .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发展出2000多种茶品。“中国茶”三个字背后,蕴藏着“天人合一”的精深智慧、“围炉煮茶”的豪情雅趣、“斯须炒成满室香”的独特工艺。2022年“中国茶”文化申遗成功。“中国茶”文化(     
①是对世界文化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②赋予了中华文化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③展现中国独特的文化和精神追求
④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3年4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确定双方将于2024年共同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共同举办中法文化旅游年。4月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举办中法故事会媒体采访活动,邀请各界代表人士分享他们亲历的中法交往故事,在广州见证中法友谊源远流长。中法文化交流(     
①能够增进中法文明的交流互鉴和取长补短
②有助于推动中法以及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
③有利于中法双方互信友好,增进文化认同
④能够消除彼此隔阂,赋予两国文化世界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当不同文明的相遇,我们应秉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这是基于(     
①平等、互鉴、对话、包容文明观的树立
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③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河南卫视《国风浩荡2023元宵奇妙游》又出圈了。该节目将实景拍摄与科技特效结合,以穿梭时空的方式,带领观众品味元宵节日在时光流转中那些不变的精神和情感传承,引发强烈社会反响,许多外国网友也表达了对该节目的喜爱。这表明(     
①文化既有民族性,也有世界性
②中华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③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文化作品以彰显文化自信作为根本价值追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27更新 | 24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4月联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我国与世界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二百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除夕之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邀请九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歌手与中国音乐家一起相聚云端,合作演唱《一带繁花一路歌》,充满国际化元素的歌曲与春晚满庭芳华的意象相映成辉。

节目背景还展示了各国的名花,可谓花香一路,歌声盈途。节目最后九国歌手云端合唱中国经典民歌《茉莉花》更是让人久久难忘。

结合材料,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发挥文化在当今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2023-04-16更新 | 727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届二模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而且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源头活水。其间,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创立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成果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对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回望历史,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在他看来,正是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进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将“两个结合”写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2022年5月27日,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他再次强调,要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谈一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的认识过程体现的辩证思维方法。
(3)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要性。
7 . 《唐诗的回响》春节音乐会在美国纽约唱响,热闹非凡的庙会在泰国曼谷举办……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已连续举办22年,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逐步成为全球共庆共享的文化嘉年华。由此可见(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
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文化因交融而传播
④文化是经典的,也是大众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 . 2023年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2》讲述的是太阳毁灭之前,人类陷入一片恐慌,在末日灾难之中做出的种种抉择与坚持的故事。影片赓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展示中国人的故土情怀,现已在全球多国上映,刷新了中国电影海外上映多项纪录,收获了广大海外观众的喜爱,让全球观众感受中国科幻电影的硬实力。材料表明(     
①民族文化成就既属于本民族,也属于整个世界
②电影走向世界能提升国际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
④借鉴西方技术手段可以提升国产影片的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广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广绣在发展中吸收了西洋油画的艺术风格和明暗透视及光线折射的原理,而广绣的金银线绣法也对西方绘画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法国描绘宫廷生活的油画就借鉴了这一绣法。这表明(     
①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造就了文化多样性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文化趋同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④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旅游是行走的文化体验。中国人到欧美一些城市旅游,当地人会骄傲地说:“看,这里的建筑和200年前一样,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外国人到中国一些历史名城旅游,当地人会骄傲地说:“看,这里都是新建筑,20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样都是介绍当地建筑,同样都是发自内心的骄傲,但骄傲的内容却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为(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没有相同之处
②文化因交流而多样,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③不同建筑艺术,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