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5 道试题
1 . 围绕丰收,中国各地形成诸如传统祭祀、民俗表演等节日活动。放眼全球,丰收的节日亦属于世界,犹太人在五旬节欢庆收获,感谢神的恩惠并祈求来年丰收。材料表明(       
①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促进了人类文化发展
②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 . 历经13年艰苦努力,由林恪、哥舒玺思和马苏菲三位荷兰汉学家和翻译家合作完成的首部荷兰语全译本120回《红楼梦》,日前在荷兰正式出版。选择翻译《红楼梦》原因是:《红楼梦》是一部多层次、多维度的小说,是一个大家庭的故事、一个爱情故事,同时饱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如孔孟老庄的哲学、李白杜甫的诗歌,以及中国世俗文化、绘画、建筑、中药等方方面面。《红楼梦》荷兰语版正式出版(     )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
②体现中华文化先是民族,才是世界的
③生动体现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④展现中华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重要位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习近平主席指出,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争艳。这一论断是基于(   
①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是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推动各国文明友好对话的物质根基     
④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2-06更新 | 43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题型五 引文类选择题(新题模拟练)
4 . 春节文化已走出东亚地区,走进更多国家普通民众的生活。在法国,大型零售商家乐福集团举行迎新春活动。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增强            ④中华文化得到其他国家认同和尊重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2021-12-04更新 | 389次组卷 | 10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政治】【SX00125】
5 . 2021中国牛年,英国推出了牛年邮票,它的主票采用焰火图,副票则由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设计的生肖和英国5个城市举行中国新年庆典、唐人街装饰等元素的照片组成,由此可见(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传承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世界各国都能尊重文化多样性       
④不同民族文化在借鉴中促进创新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④
2021-11-28更新 | 31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高考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浙江版)课时13 文化传承与创新
6 . 在俄罗斯“中国文化节”开幕式上,由“中华龙韵功夫表演团”表演的《舞•蹈门》,将中国传统武术和当代舞蹈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同时还加入中国传统戏曲中表演元素,给观众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以往中国功夫表演的全新艺术体验。在场中俄媒体、俄社会各界代表等1000余观众对舞团的精彩表演不时报以热烈掌声。《舞•蹈门》的成功说明(     
①文化应当在继承基础上发展
②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③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创新应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冬奥会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主体建筑的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把“如意”的S曲线揉入跳台赛道剖面。因此被形象地称作“雪如意”,形成了对冬奥赛事独到的中国文化表达。这种表达(     
A.具有继承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承袭
B.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以中国“如意”寄予世界美好祝愿
C.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体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D.是独特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2021-10-25更新 | 542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21届新高三7月联考政治试题
8 . 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中国接受了来自世界多个友好国家的物资捐助。其中,日本在捐赠给武汉的物资上印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一时间在微博、朋友圈刷屏。这句话曾绣于日本长屋亲王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鉴真大师被此打动,因此决心东渡弘法。由此可见(     
①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并无差异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认同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
④不同民族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10-19更新 | 805次组卷 | 29卷引用:云南省202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政治试题(A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这一理念已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宣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前景的基本主张。

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谐观”等观念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人倡导建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本源。如此,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探究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多一些文化基因“链接”的意义。
2021-09-28更新 | 423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文化生活主观题精练
10 . 2020年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掷地有声、情真意切,爱国主义精神、女排精神等词语振奋人心,不仅鼓舞了中国人民,还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过去一年的非凡成就,国际社会赞叹我国人民共同致力于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来源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②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强
③中华文化的价值在文化传播中得到彰显
④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世界尊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14更新 | 885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0届高三三诊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