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1 . 围绕丰收,中国各地形成诸如传统祭祀、民俗表演等节日活动。放眼全球,丰收的节日亦属于世界,犹太人在五旬节欢庆收获,感谢神的恩惠并祈求来年丰收。材料表明(       
①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促进了人类文化发展
②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 . 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推出“百年百艺——国际民间文化艺术展”,遴选中国、俄罗斯、匈牙利、斯洛伐克、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国家的74个非遗项目、800余件作品,以非遗为载体展现丝路文化、讲述丝路故事。该艺术节的举办(     
①能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互鉴
②推动了沿线国家对彼此传统文化的认同
③为沿线各国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④诠释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丝路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历史悠久的老街区,往往反映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色。如今,很多历史文化街区秉承“修旧如旧,新旧融合”的微改造理念,突出地方特色,留下历史和文脉,让人们记住了乡愁。“微改造”之所以可行,是因为它(     
①有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②始终坚持了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③正确把握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④恰当处理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 . 截至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输出作品1万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国际传播成效显著。海外读者通过中国网络文学作家笔下的人物,可以感受到兄友弟恭、尊师重道等中华文化的魅力。我国网络文学走向世界(     )
①彰显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国际影响力
②说明互联网是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有利于充分吸收外国文学的有益成果
④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2-04更新 | 352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5 . 对山歌,是壮族群众喜爱的习俗,多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爱情理想为主题,表达委婉含蓄,与西方明显不同。对歌形式一般有男女个人对唱和男女群体对唱两种;山歌有见面歌﹑邀请歌﹑盘歌﹑新歌﹑爱慕歌﹑盟誓歌、送别歌等。集体唱歌的特定场所叫“歌圩”。材料表明(   
①传统习俗见证民族文化的感染力凝聚力②优秀习俗反映人们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③中华各民族文化既独具特色又丰富多彩④文化多样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1年7月7日,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合作,共同推出“健康中国游——太极拳和中医药文化”微课堂,助力澳大利亚民众强身健体,提高抵御病毒的能力。“太极拳”微课堂引领澳大利亚民众实践太极拳健身课程,走进太极世界;“中医药文化”微课程介绍中医药文化的基础,并进行推拿动作教学,使之成为澳大利亚民众学习中国文化的窗口。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①具有其他民族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                           ④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和魅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28更新 | 300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和市赤峰市部分学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冬奥会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主体建筑的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把“如意”的S曲线揉入跳台赛道剖面。因此被形象地称作“雪如意”,形成了对冬奥赛事独到的中国文化表达。这种表达(     
A.具有继承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承袭
B.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以中国“如意”寄予世界美好祝愿
C.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体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D.是独特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2021-10-25更新 | 541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21届新高三7月联考政治试题
8 . 2020年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掷地有声、情真意切,爱国主义精神、女排精神等词语振奋人心,不仅鼓舞了中国人民,还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过去一年的非凡成就,国际社会赞叹我国人民共同致力于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来源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②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强
③中华文化的价值在文化传播中得到彰显
④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世界尊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14更新 | 882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十七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政治试题
9 . 今年的联合国中文日,外国驻华大使们纷纷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中国的友好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如今,对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来说,起中文名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非华裔的政治人物起中文名也越来越多见。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不断消失
③中华文化蕴含着特有的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可以得到其他民族的认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9-13更新 | 211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兰州凯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政治试题
10 . 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都有中华文明的踪影。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棱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中华民族在很久以前就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
④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021-09-06更新 | 887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7届湖南衡阳第八中学高三上实验班月考三文综政治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