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一些藏族“小哥哥”“小姐姐”通过直播放羊、拾牛粪、做糌粑、打酥油茶等农牧区的日常生活,向世人展现真实又现代的新西藏;巴邓顿珠等藏族歌手借助网络平台展示多样、新颖的音乐风……网络视频平台的兴起,让外界能够深入认识新西藏。这表明(     
A.民族区域自治推动西藏文化事业发展
B.文化的民族性、区域性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C.保护、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重要使命
D.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022-05-25更新 | 33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2 . 围绕丰收,中国各地形成诸如传统祭祀、民俗表演等节日活动。放眼全球,丰收的节日亦属于世界,犹太人在五旬节欢庆收获,感谢神的恩惠并祈求来年丰收。材料表明(       
①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促进了人类文化发展
②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 .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近年来,古风日渐兴盛,汉服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或云鬓轻挽、裙裾飘飞,或娉娉袅袅、仙气飘飘,或高冠环佩、风度翩翩……这些身着古装置身花海、竹林、古建筑等风景里的年轻人,成为一道靓丽的“流动”风景线。古风的兴起(     
①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②表明民族传统文化既属于民族,也属于世界
③能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人们对古代传统文化的记忆
④增加了生活中的美感,能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近期有一篇《不做民族文化的绝响》的文章,写的正是创造于遥远年代的建筑已经在一次次隆隆作响的城镇化进程里再难寻觅其影像,传统古村落所蕴含的传统建筑风貌、地方文化习俗等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必须加强保护。这是因为(       
①保护传统古村落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传统古村落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③加强传统古村的保护可以给相关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④传统古村落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20更新 | 116次组卷 | 33卷引用:吴江区青云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期末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正值中意建交50周年,两国导演联手打造的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以国际视野讲述东西文明交融互鉴的传奇故事,开创了中意国家级电视媒体平台合作传播的先河,为中意两国架起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的桥梁。该片展现了丝路传奇之旅,讲述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和两国之间的文化共鸣,真实记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各国人民文化交流、务实合作焕发出的生机活力。内容贴近生活接地气,以体验式场景为主线,在中意两国专家的带领下,生动解读两大文明代表的美食、建筑、服饰美妆、艺术精品、制度文明等,美美与共,异彩纷呈。节目鲜活好看,养眼、养胃养心,让更多年轻受众也喜闻乐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是怎样架起中意两国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的桥梁。
2021-01-24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浙江卫视与美国101公司签署协议,授权其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制作《我就是演员》节目的国际版《IAMTHEACTOR》,开启了我国自己开发原创节目模式的海外交流之旅。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文化创新是繁荣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世界各国综艺节目日渐融合④网络等现代媒体取代了传统媒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12-18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川科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期末政治试题
7 . 馄饨、抄手、清汤、云吞、包面(湖南)、包袱(皖南)、水饺(武汉地区)、扁食(福建)、曲曲(新疆)……叫法上五花八门,制作上也形式各异,其实是同一种食物。馄饨的至味在街巷深处,就着烟火气息,煮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生活。由此可见(       
①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形式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的重要保证
④文化离开社会实践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1-14更新 | 94次组卷 | 5卷引用:统编必修4《哲学与文化》综合测试(二)
8 . 北京APEC峰会上我国领导人的服装,以海水江崖纹等传统纹样为设计基础,传达出山水相依、守望相助的美好寓意;杭州G20峰会会场,以江南白墙、透景圆窗等元素,营造出“月桥花院,琐窗朱户”的典雅之景;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的中式家具,造型洗练、卯榫精密,瓷器用品再现“千峰翠色”之美,体现了中正平和、温柔敦厚的美学精神。这些设计(       
①采用传统工艺和造型,极具民族文化特色
②创新性表达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文明智慧
③面向人民大众的审美,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④借鉴各国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1-05更新 | 15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必修四《哲学与文化》试题汇编:全书综合测评
9 . 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并借鉴丝绸之路多民族歌舞元素。1979年在北京首演,后又按照舞剧国际标准创排,40年来不断升级换代、常演常新,走进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演出2887场,观众达400多万人次,成功实现了“送文化”到“卖文化”的转变。这表明(       
A.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
B.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走向统一
C.文化只有“走出去”才能得到发展
D.文化的影响力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2020-10-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吴江盛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期末试题
10 . 品味俄罗斯男高音Vitas演唱的《鹤唳》,歌曲里或柔情、或凄厉的情感直击心底,像是给人重新打开了一扇门。我们即便不能听懂俄罗斯语,也能感受到世界上如此炽热而丰富的情感。由此可以看出(     
①音乐无国界,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世界文化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构成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④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