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54 道试题
1 . 1990年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盼盼”传达出中国对“团结、友谊、进步”的热切呼声,让世界认识了一个走向开放的中国。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五羊”邀请亚洲人民共赴“激情盛会”,共建“和谐亚洲”。2023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以“心心相融@未来”寄托着面向未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愿景。由此可见(     

①亚运吉祥物融合着古今中外各种文化
②亚运会承载、表达和展现着亚运精神
③亚运会增强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④亚运文化涵养着亚洲各国相同价值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花海盛开、梯田错落,亘古的歌谣响起,50名身着西南民族服饰的模特,惊艳亮相……此次“国潮壁画·山西民族时尚盛典”活动汇集全球设计师和美学创作者,共同用潮流语言为璧山文化产业赋能,在全球舞台精彩绽放。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促进经济发展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③文化发展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④坚定文化自信是发展经济的底气和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电影《封神》一经上映,便以其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和扣人心弦的剧情,成为今年最热门的电影之一。许多国外观众和评论家都称赞这是一部“有魅力的好电影”,不仅在于独特的视觉特效、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更在于其深邃的主题和富有哲理的内核。这说明了(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融合过程要坚持以我为主
③文化交流增进国家间文化认同       
④高质量文化产品有其独特魅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全长超过1000公里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中老铁路沿线车站“一站一景”,下图是是中国境内的西双版纳站和老挝境内的琅勃拉邦站。不同的建筑风格体现了(     

①不同国家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②不同国家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合发展
③不同的设计理念决定了沿线不同车站建筑
④各地在文化、地理等方面具有各自特殊性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5 . 2022年夏天,国产电视剧《苍兰诀》爆红,该剧在全球上线后,海外关注度持续高涨。纵观这些年在海外市场走红的中国电视剧,它们题材各异,故事不同,但都有一个特点:用中国人独有的叙事审美,讲述了符合东方价值观的动人故事。这表明(     
A.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B.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C.对待外来文化要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D.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6 .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持续增强,海外“春节热”也逐年升温,包括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把中国春节定为全国或者部分城市的法定节日。海外“春节热”升温反映了(     
①民族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越来越得到各国民众认同
③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④中华文化因外国民众的热爱而价值倍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02更新 | 557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高考三模考试政治试题
7 . 近年,我国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以中国艺术演绎西方经典,通过民族特色、民族气质与国际市场审美的有机融合,提升国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接受度。如上海京剧院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改编成京剧《王子复仇记》,从编剧、导演到表演形式,都进行了“中国化”和“戏曲化”的处理,受到西方观众的喜爱。这说明
①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增强了文化的生命力
②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不同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个性
④文化“走出去”应在民族文化特性与世界文化的共通性中找到创新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04-28更新 | 3459次组卷 | 29卷引用:【省级联考】广东省2019届高三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8 . 11月20日,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当天,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在推特上连发8条推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世界杯“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如满天繁星,在这届世界杯大放光彩。这给中国企业品牌设计的文化启示是(     
①大量吸纳他国文化元素,消除我国与他国的文化差异
②尊重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调适企业品牌设计
③理解、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加以创新应用
④强化文化交流,以他国文化元素为品牌设计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深”。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种茶、采茶、制茶、饮茶。制茶师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害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中国茶”三个字背后,蕴藏着“天人合一”的精深智慧、“围炉煮茶”的豪情雅趣、“斯须炒成满室香”的独特工艺……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载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茶”申遗成功能够(       
①使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博采众长焕发新生命
②向世界展示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③通过交流互鉴促进国际社会认同中国的茶文化
④助力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茶产业的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3年3月30日,庆祝中国与西班牙建交50周年主题活动“中西文化之旅”正式启动。本次活动通过纪录片的镜头全面回溯中西交往历程,用影像编织50年间两国的发展脉络和深厚情谊;以新媒体技术,打造中西美术作品的跨时空对话,向海内外受众介绍两国的独特魅力与互鉴成果。此举(     
①有利于促进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
②发挥了大众传媒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意在表明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④表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