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图标设计以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将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彰显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理念和愿景,又一次为奥林匹克运动贡献了“中国文化符号”。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图标的设计(     
①根源于汉字和设计者的灵感       ②根基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③有中华文化的独特印记,又有冬奥会文化的传承   ④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转化为世界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 . 筷子起源于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我国餐饮文明进步的标志。实际上,“公筷”的传统比较悠久。王羲之《兰亭集序》描绘的魏晋时期竹林七贤“流觞曲水”,就是各用杯箸;五代十国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也是“分餐制”。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再度倡导使用公筷成为一个严肃的问题。亲朋好友、单位同事、接待客人、红白宴席等聚餐场面使用公筷,能有效防止“病从口入”。这成为当今时代文明的餐饮习惯,可见(       
①“公筷”文明有利于展现世界餐饮文化的多样性
②“公筷”文明既有历史传统的继承,又有现代文明的要求
③“公筷”文明必将推动各民族餐饮文化走向趋同融合
④“公筷”文明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2021-06-1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政治试题
3 . 2021年春节,一群“唐朝胖妞儿”从博物馆里“复活”,凭借一支舞蹈《唐宫夜宴》火遍网络。节目背景从仕女画到泼墨山水,再到舞台上平地起宫墙,还出现了妇好鸮尊、莲鹤方壶、千里江山图等七大国宝。立足互联网思维,运用融媒体手段呈现虚实结合的舞台科技,通过“古董级复原”与“现代性表达”,让国宝、国风与国潮同频共振。《唐宫夜宴》火遍网络说明(       

①守正创新、守正出奇的文创智慧,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新貌
②既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又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融为一体
③以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可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落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0年12月31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30个体育图标发布,包括24个北京冬奥会体育图标和6个北京冬残奥会体育图标。图标设计以中国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将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下列关于冬奥会图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标有利于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转化为世界性
②图标彰显了冬奥会的理念和愿景,贡献了中国文化符号
③图标设计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图标既留下独特的文化印记,又体现冬奥会文化的传承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5 . 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名为“冬梦”(如下图)。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运会会徽是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艺术性标识——会徽必须带有五环标志,然后再衬之以反映东道主历史、地理,民族文化传统等特点的主体图案,使人一眼就可看出奥运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这一设计理念告诉我们

①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
②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④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如下图),从中国传统的宫灯造型提取灵感,采用八边形设计,秉持奥运精神,寓意“欢迎八方来客,共贺冬奥盛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灵感B.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立足传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D.尊重差异才能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7 . 某公司近年来开发的花鼓、鸽子花、百苗图、民间故事刺绣六大系列220个品种苗绣产品出口到了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67个国家,一年产值3000多万元,带动中国苗绣文化走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此可见
A.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B.商业贸易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C.文化决定经济发展
D.商业贸易对于文化的融合和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
2020-04-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8 . 下图是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漫画。下列解读合理的是(       )

卫吴元:《龙腾四海》
①各国青年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证明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舞动龙珠、龙头的中国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实践中作出了引领和贡献
③龙身上写的“共商”“共建”“共享”,是推动“一带一路”的原则
④“龙腾四海”显示了新兴国际组织活力,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习近平主席到国外访问时,多次引用与中国谚语或名言寓意相同的当地谚语(如下图所示),或诉说深厚的友邦情谊,或共享改革发展的大国智慧,或展望美好的合作未来。这一做法

①表明传统文化都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②表明各国文化是相同、相通和相融的
③有利于营造双方良好的沟通氛围
④有利于唤起双方民众的“共同记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下图是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漫画。下列解读合理的是(     

卫吴元:《龙腾四海》
①“龙腾四海”显示了新兴国际组织活力,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
②舞动龙珠、龙头的中国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实践中作出了引领和贡献
③龙身上写的“共商”“共建”“共享”,是各国推动“一带一路”的原则
④各国青年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充分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6-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