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沈绣是苏州刺绣流派中的一支,它的独特之处是常以西方油画的任务肖像为绣稿,吸收其用光、用色和明暗关系等技法用于刺绣技法中,使得绣品立体感强、生动逼真,典型地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结合。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在交流融合中逐渐趋同
③文化交流应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
④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 . 2022年7月2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东方吉金——中韩日古代青铜器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展厅开展,展期持续至10月9日。举办以上活动的意义在于(     
A.展示中华文化优越性B.消除各国的文化差异
C.促进各国的文化交流D.增进各国的文化认同
3 . 冬奥会会徽取名为“冬梦”,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会徽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受到大批国际友人的赞赏。这反映了(     
A.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B.要尊重文化差异,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C.我们应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
D.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023-09-14更新 | 38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镇江正兴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前模拟政治试题二
4 . 成都大运会会徽是一只展翅的太阳神鸟,其主体对应的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英文首字母“U”。“U”分割成四个渐变色块,并与国际大体联标志元素一脉相承。会徽设计中还巧妙融入了凤凰元素,寄托放飞梦想的希冀,向世界送出来自中国的美好祝愿!成都大运会会徽设计(     

①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体现了文化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③吸收了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
④彰显了爱好和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2022年7月20日,“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立大会暨世界文明与中国道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60余国的百余位汉学家及国内学者与会。会上宣布成立了“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并开启了“世界文明与中国道路全球论坛”。“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的成立(     
①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有利于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③说明中华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优越性
④旨在用中华民族的汉文化同化其他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2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富平县蓝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政治试题(三)
6 . 敦煌文化属于中国,但敦煌学是属于世界的。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进步应负的责任。材料表明(     )
①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与野蛮相对立
③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④文化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融为一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03更新 | 29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2023高二·全国·学业考试
7 . 春节期间,纽约最繁华的时代广场大屏幕实时播放春晚,比利时著名的第一公民小尿童于连这一天都要穿上唐装,澳大利亚的春节烟花表演会照亮整个海湾,伦敦把春节庆典直接放在了市中心,一套舞狮表演惊艳四方……世界各地庆祝中国的传统节日(     
①充分说明了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②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影响力增强
③有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④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作用重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05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政治押题卷(B)
8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美丽中国”“发现中国之旅”等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感知中国,品味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可消除文化的差异
③文化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④文化交流需要坚持以我为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09更新 | 27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考考前仿真模拟训练政治试题(一)
9 . “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总书记对“去中国化”的批评的依据是(     )
①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民族文化是永远的精神火炬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10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意大利女航天员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国际空间站,分别用汉语、意大利语、英语发了一条推特,引用中国《兰亭集序》中的名句感叹宇宙之美,这条“太空推特”引发国内外网友热议。可见(     
①不同国家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相互融合
②优秀传统文化既属于民族,又属于世界
③不同的语言载体可以展现出共性之美
④文化交流增进了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