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9 道试题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1 . 开平碉楼与村落在2007年6月28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开平碉楼是外国建筑艺术大规模移植中国乡村的集中展示和杰出代表在开平碉楼建筑中,汇集了外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的建筑艺术。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券拱和穹窿,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尖拱,欧洲城堡构件,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等在开平随处可见。对待世界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是(     
①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世界各国文化遗产
②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遗产,认同各民族优秀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③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遗产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改造
④在文化遗产的交流互鉴中必须立足国情,“洋为中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27更新 | 42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课时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2 .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讲好中国故事(     
①是增强文化自信底气,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②要做到贯通东西,把握古今,实现中外文化趋同
③需要我们彰显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底蕴          
④有利于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不断提升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26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课时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3 . 习近平在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对这一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①各民族的经济、政治等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②在文化交流中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认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④文化多样性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26更新 | 30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课时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4 . 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全景展示了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生长流变的历程。该片在带给观众有益的茶文化知识和启发的同时,也促进了各国茶文化的传播,世界各地的人们也分享了中国茶文化的魅力。由此可见(     
①茶文化传播有利于实现各民族文化的融合统一          
②茶文化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④茶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2-08-26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课时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5 . 钱锺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提及,“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材料表明钱锺书先生主张(     
①文化是民族的,要坚守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
②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③要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
④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借鉴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2022-08-25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课时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6 . 芭蕾舞剧《花木兰》是中国经典文学形象与西方经典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也是花木兰的故事首次被搬上芭蕾舞台。它以芭蕾舞为主体,融入了中国古典舞以及现代舞元素,展现十足“中国风”的动人故事,赢得国外观众的掌声与喝彩。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逐渐趋同
③文化具有多样性,需要交流与传播       
④中华文化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8-13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课时20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7 . 在湖潮乡各村寨,总能发现既有汉族也有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的情况。在同一个村寨往往既有当地特有的少数民族风俗,又保留了几百年前从中原地区带来的生活习惯。几百年来,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团结一心,在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湖潮乡独特的民族文化历史。这说明(       
①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        
②各民族之间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③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④推进人类文化交融能让世界变得更美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13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21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8 . 盲盒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消费新选择,而泡泡玛特作为国内盲盒品牌,通过展示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IP形象玩具,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该品牌已打入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喜好,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组合,影响力不断扩大。这表明(       
①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需要立足国情
②商业贸易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③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民族文化才有生命力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相互认同的必然选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1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易错疑难集训8
9 . 2021年春晚歌舞节目《节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该节目凸显了“一带一路”世界风情,汇聚了五大洲特色歌舞,展现了非洲歌舞、埃及藤杖舞与东方舞、西班牙响板舞、俄罗斯民俗舞等,最后中国红绸舞以其独特的感染力联动五洲四海。材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走出去”能扩大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④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1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易错疑难集训8
10 . 儒学本是中国的学问,但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明的一部分。儒家学说曾对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对他著名的“单子论”产生过影响。近代欧洲的一些文化名人,如伏尔泰、歌德、雨果等,都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汲取过营养。这表明(       
①包容性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        
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具有个性
③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不同民族文化能够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