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5 道试题
1 . 古希腊陶器上的飞马一路东行走进中国,与从东向西传播的丝绸相遇,成为丝绸之路沿途使用最为广泛的织锦纹样之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都出土过不少这样的织锦实物。这表明(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
②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繁荣的要求
③飞马织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渗透
④一带一路消除了不同文化间的隔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0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20世纪70年代初,在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指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成为了一张金色的国家名片。今年7月,“光辉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50周年纪念特展”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展览馆正式开幕,回顾我国对外文物交流实践,探索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该展览(     
①利于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
②表明文化不仅属于整个世界,而且属于某个民族
③有利于传递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
④通过文化载体的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0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3 . 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如今,中医药扬帆起航,在海外蓬勃发展,已遍及183个国家和地区。让中医药这座宝库永远姓中,我们必须向世界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播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这主要告诉我们(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要以中医药为载体进行文化渗透
③要增强对各民族文化的认同
④要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11-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部四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4 . 400年前,明代徐光启通过和利玛窦一起翻译《几何原本》的实践,将心得上疏给打算借鉴西洋天算修历的崇祯皇帝:“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与此同时,中国的四书五经被一字一句地翻译成拉丁文,传播西方。百年丝绸之路,见证了不同文明应该(       
①坚定不同文明平等对话的理念
②因相互交流而具有文化的共性
③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以独特魅力吸引他国认同本民族文化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5 . 雕塑《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塑造了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与中国画家齐白石跨时空相遇的场景,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两位艺术巨匠的智慧与风采。该雕塑与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躯干》相伴陈列,永立文艺复兴的故乡——佛罗伦萨。材料意在说明(       

①文化交流应当坚持“洋为中用”                         
②艺术语言可以在精神上相互呼应
③多样的民族文化可以并存共生                            
④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
6 . 根据英国版《赵氏孤儿》改编的音乐剧在中国20多座城市巡演,演出上百场。人们在剧中既看到了莎翁剧中常见的“鬼魂复仇”的情节,也看到了古代中国人的道义与忠烈。该音乐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的《哈姆雷得》”。这表明(       
A.文化的交流互鉴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
B.不同文化在博采众长中能够相互认同
C.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实现完全统一
D.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023-10-30更新 | 40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政治(必修)试题(一)
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
7 . 从乘专机抵达卡塔尔的大熊猫“京京”“四海”、到中国企业承建的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再到热销的世界杯纪念品……2022卡塔尔世界杯赛场内外,“中国元素”吸引全球目光,世界杯的“大舞台”成了“中国元素”的闪耀秀场。由此可见(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文化的交流发展要以走出去为主
C.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D.文化交流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023-10-30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政治(必修)试题(一)
8 . 第五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国际诗人对话会”在北京举办。来自中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著名诗人、学者,通过视频 “云对话”的方式,共同探讨诗歌精神、诗歌意义和诗歌作用。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诗歌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③互联网成为共享诗歌文化的重要手段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28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盐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文科)政治试题
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2023年9月14日,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携《牡丹亭》亮相法国巴黎蕾博拉戏剧院,900多个位置座无虚席。600多年时光轮转,杜丽娘与柳梦梅的凄美爱情故事,通过清丽婉转的声腔、盈盈袅袅的身姿和细致打磨的唱词,引发现场观众共鸣。这说明(     
A.中华文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
B.中华文化的传播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C.中国昆剧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D.文化交流助力中国与法国文化融合趋同
2023-10-28更新 | 46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3年8月,国家林草局发布了中国国家公园标识。该标识由地球、山、水、人和汉字书法等元素构成,标识中连绵的山川构成汉字“众”,寓意山连山、水连水、众人携手保护自然资源,展现了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的中国国家公园有机融合,体现中国国家公园的全球价值和国家象征。这一创意设计(       

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复刻       

②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

③表明中华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④表明多种功能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