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7 道试题
1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仪式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中希文明蕴含的价值观、世界观、文化观等博大精深、历久弥新,一定能够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精神指引。中希文明交流互鉴有利于(     
①推动文化交融,使中希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融合统一
②加强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伟大古老文明的和合之美
③相互取长补短、求同存异,让人类文明更好地造福世界
④人们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认同不同民族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发展出2000多种茶品。“中国茶”三个字背后,蕴藏着“天人合一”的精深智慧、“围炉煮茶”的豪情雅趣、“斯须炒成满室香”的独特工艺。2022年“中国茶”文化申遗成功。“中国茶”文化(     
①是对世界文化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②赋予了中华文化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③展现中国独特的文化和精神追求
④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以“团结奋进新征程同心奋斗创伟业”为主题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梦天”出征见证中国航天辉煌时刻》等优秀作品。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展现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
②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③奏响网络正能量的时代强音
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3年4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确定双方将于2024年共同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共同举办中法文化旅游年。4月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举办中法故事会媒体采访活动,邀请各界代表人士分享他们亲历的中法交往故事,在广州见证中法友谊源远流长。中法文化交流(     
①能够增进中法文明的交流互鉴和取长补短
②有助于推动中法以及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
③有利于中法双方互信友好,增进文化认同
④能够消除彼此隔阂,赋予两国文化世界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十年来,中国不断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共建世界文明百花园。在沙特阿拉伯塞林港遗址,中沙联合考古的文物工作者用匠心巧手诠释“美人之美”;在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见证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交相辉映,树立文明互鉴的典范……中国与世界共同描绘了一幅幅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图景。由此可见(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③文化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16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必修四第八课全考点精讲
6 . 2022年10月12日,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宇航员萨曼萨·克里斯托福雷蒂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组太空摄影作品,并配上了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著《兰亭集序》中一句描绘宇宙景观的古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此举引发国内外网友热议。由此可见(     
①不同的民族文化可以表达相同的情感
②文化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全世界
③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推动了文化发展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16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浙江卷1月变式训练哲学与文化篇
7 . 3月26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以小提琴协奏曲形式首次登上交响乐舞台;同时俄罗斯当代音乐三杰之一施尼特凯的《仲夏夜之梦》《果戈里组曲》也在上海迎来中国首演,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中西方作曲家的作品同场“对话”(     
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②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有利于推动文化交流、发展
④弘扬主旋律,筑牢意识形态阵地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8 . 央视总台2023年春晚落地全球多个国家,春晚成功走向海外。许多观众评价蕴含中国文化元素的春晚节目精彩纷呈,吸引了众多海外华侨华人及当地民众的眼球。同时,当地开展形式多样、守正创新的文化体验活动也让海外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春节文化。由此可见(     
①构筑中国价值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春晚被海外认同的关键
③形式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④文化创新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当不同文明的相遇,我们应秉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这是基于(     
①平等、互鉴、对话、包容文明观的树立
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③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有人发现,人们在使用不同语言时,会有不同的表现,例如讲中文时声音较大,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充满自信;讲日语时声音变小,比较腼腆,模棱两可的表述较多;讲英语时显得善于社交,主张清楚,直来直去……上述材料表明(     
①思维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②语言带有民族文化的色彩
③语言受社会文化的制约
④语言具有多样性丰富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3-05-11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浙江卷1月变式训练哲学与文化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