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9 道试题
10-11高二下·内蒙古赤峰·期末
1 . “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2016-11-26更新 | 479次组卷 | 36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第十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客家先民在历次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这说明(   
A.只有人口迁徙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中原文化是先进文化,岭南文化是落后文化
D.客家文化的独特性表明它与其他文化没有共同之处
14-15高二上·山西吕梁·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龙是一种文化图腾。在中国,龙是神圣的,是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是吉祥向上的象征;而在西方,龙却被认为是邪恶的使徒。导致这种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各民族地理环境的不同
B.各民族宗教信仰的不同
C.各民族社会实践的不同
D.各民族政治制度的不同
12-13高三·江苏南京·阶段练习
4 . 建筑是一种凝固的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图中的建筑风格迥异,体现了世界文化的

       故宫                                      吴哥窟                                          巴黎圣母院                                   巴特农神庙
A.多样性B.继承性C.包容性D.稳定性
2016-11-26更新 | 107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1年高二政治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第二次模拟政治试题
12-13高二上·山东威海·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一首流行于国内的民间小调《茉莉花》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写进了他的歌剧《图兰朵》之后,《茉莉花》香遍世界,让世界认识了璀璨的中国文化艺术,领略了中国民乐艺术的迷人气质。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6 . 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13-14高三上·北京西城·期末
7 .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念。得益于文化的多样性,人们不断开阔视野、相互借鉴,比如中国“和”的思想,到今天仍对各国处理国际关系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这表明
A.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B.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文明进步有促进作用
C.传统文化是人类知识、灵感和创作的来源
D.世界各国人民都应从中华文化中获得启迪
2014-04-14更新 | 562次组卷 | 12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10-11高二上·广东佛山·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异曲同工,虽然各有特点,但都强调“和”的精神,就是要和睦相处、和谐共生。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异曲同工,说明(        )
A.各民族文化都大同小异B.文化多样性主要体现在饮食文化方面
C.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D.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是由各民族的历史不同造成的
2013-12-05更新 | 417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10高二下·黑龙江·阶段练习
9 . 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的甘地说:“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扬弃传统文化
B.既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又不失本民族文化特色
C.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具有不相容性
D.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2010-04-10更新 | 156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十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