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早已走向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     
①印证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说明世界各民族文化差异在缩小
③促进了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④增强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
2 . 唐玄宗时代,胡旋舞由西域哈萨克族传入中原,胡旋舞传入中原历久未衰,作为舞蹈本身它已融化于中华艺术大动脉之中,为中华民族的舞蹈艺术奉献了养料,促进了祖国音乐舞蹈的发展。这说明(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可以求同存异和睦相处
D.文化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的交流
3 . 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智慧、贡献,应尊重和维护文明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儒家思想中“和而不同”的价值观、“推己及人”的伦理观、“协和万邦”的治理观,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中华文明传承延续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各民族和谐共存、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有益启示。这说明(     
①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普遍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②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能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③我国履行大国责任,引领沿线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
④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14更新 | 412次组卷 | 4卷引用:期末仿真卷04
4 . 2023年10月18日上午,彭丽媛邀请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领导人夫人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工艺美术馆中央大厅内,“中华福树”、剪纸、风筝、宫灯相映成辉,意趣盎然;行云流水的古琴演奏、华丽婉转的昆曲唱腔、独具神韵的京剧表演让人流连忘返……本次活动让来宾们充分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这一做法(     
①彰显了文化有个性也有共性,增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能够促进文明的互鉴,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
④加强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对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从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带动“中国文化热”,到鲁班工坊帮助共建国家的年轻人掌握职业技能;从开展联合考古项目,到举办艺术节,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图书馆、美术馆等联盟……,中国同共建国家广泛开展文化教育领域合作,不断加强人民友好往来,持续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材料二   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

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外合作伙伴发起成立了20余个专业领域多边对话合作机制,涵盖铁路、港口、能源、环保等领域;截至2023年6月底,丝路基金累计签约投资项目75个,承诺投资金额约220.4亿美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有106个成员,批准227个投资项目,共投资436亿美元;2013年以来,中国面向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非洲、拉美等区域建设了9个跨国技术转移平台,累计帮助50多个非洲国家建成20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实践有力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

材料三   新丝路上的交响,跨越山海的合奏。

纪录片《新丝路上的交响》带领全球观众穿越山川大海,跨越四大洲,深入探索了过去十年中“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历程。它记录了数亿人与14个国家的合奏,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该纪录片坚持“从本地人出发,讲一个全球故事”的理念,将镜头对准普通人,发现不平凡的故事,在海内外取得了亮眼的传播效果,引发了全球关注热潮。许多海外网友留言称赞:“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从伟大历史走向共同愿景的历程,它凝聚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不同文明。感谢这部出色的纪录片!”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广泛开展教育文化领域合作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根据《新丝路上的交响》的成功,给文艺工作者提出三条方法论建议。
6 . 2023年10月22日,在法国巴黎上演了一场中法诗歌音乐会,其中《但愿人长久》是最后一首表演曲目,演奏乐器有古筝、琵琶,也有提琴、圆号,演绎者中可以同时看到欧洲和亚洲面孔的孩子。对此,一位法国人表示,尽管语言不通,但在乐曲和歌声中听到了“真挚”,能够感受到演绎者在向观众诉说。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所以在诗歌中听到了“真挚”
②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得到越来越多国外观众的认同
③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创新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
④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3年12月3日,首届“良渚文化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是中国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明对话的重要举措。中外嘉宾畅所欲言、深入讨论,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不同文明加强对话、增进共识,推动全球文明倡议从思想理念成为实际行动。嘉宾们表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举办“良渚论坛”对于感悟古老文明魅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与交流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举行“良渚文化论坛”的意义在于(       
①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
②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
③“良堵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8 . 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把“床前明月光”翻译成“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将月光和思乡之情暗喻为水,让西方人体会到中国唐诗的精妙.同时,他把雨果.司汤达等西方作家的著作翻译成中文,也让中国读者感受到了欧洲社会的风貌,影响了一批中国作家的创作。这说明(     
①民族平等是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③文化交流增进国家间文化认同
④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发展和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自新时代以来,中国戏剧创作者把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带到了国际舞台。这些在海外广受好评的作品用创新表达的方式注入了本民族的精神力量与独特的美学韵味,在海外的接受度也在一路走高,获得了观众的共鸣与共情。可见(       
①中国戏剧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②中国戏剧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③中外文化在相互交流过程中走向趋同       ④中华文化创新要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3年9月6日,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敦煌开幕。

本届文博会以“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主题。中外嘉宾表示,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文化文明的汇聚交融之地,要大力倡导丝路精神,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广泛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应倍加珍惜、深入研究、大力弘扬敦煌文化,挖掘敦煌文化所蕴涵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艺术传统;应保护传承及类文朗瑰宝、在古代文明研究联合考古、古迹修复、博物馆建设等方面深入推进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应秉持对各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礼敬之心,贯通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建设富于时代精神和世界眼光的现代文明。


有人说:“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举办就是为了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