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2017-11-03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绥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中国特有的格律诗词飘逸浑雄、沉深博大,抒情言志、笞恶鞭疾,留下了无数的千古绝唱,体现了我国文化之大美。它源于先秦,盛于唐宋,成为中国文学群山之高峰。而明清之后特别是“五四”以后白话诗和欧化诗盛行,中国格律诗词式微,已鲜有可传世之作,有学者对此深感忧虑。这一忧虑(     
①蕴涵了对中华诗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足的忧虑
②表达了中华诗词创新须保持民族文化特质的愿望
③道出了对中华传统诗词高峰后人难以逾越的感慨
④反映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诗词文化的自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吉祥物主体形象为中国的“国宝”大熊猫,吉祥物取名为“进宝”,既有“进口博览会之宝”的涵义,也是“进博”的谐音,还暗含着“招财进宝”的吉祥寓意。吉祥物手中所持的四叶草,既代表了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主体建筑的造型,又具有幸福幸运的象征意义。这表明
①文化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
②实现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③文化创新源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的力量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4 . 云南腾冲和顺古镇自古“重教兴文、崇廉尚洁”,始终重视人才培养和家风传承。诵读家训、读书习字是和顺人过春节的重要内容,就像年夜饭的一道“文化菜”,必不可少。这种文化底蕴可以(       
①传承文化基因,促进以文化人②弘扬传统文化,引领文化方向
③发挥文化作用,提升道德水平④增强精神力量,促进文化融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千百年来,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不断融合,实现了“伊儒会通”。以哲学思想为例,通过“以经诠儒”,伊斯兰教经学思想补充和丰富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通过“以儒诠经”,用儒家的语言思想、理论阐述伊斯兰教教义、教理,使中国伊斯兰教具有鲜明的中国气象。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在相互吸收和融合中走向同质化
③中华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④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3-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北京冬奥会会徽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体育强国之梦,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④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1月10日晚,在北京奥运场馆水立方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代表招待晚宴和晚会上,各国领导者和政要及其配偶身着中方为其特别定制的中国服装集体亮相。“新中装”不仅向世界展示中国祈福未来的美好愿景,而且向全世界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博大深厚、传承不灭的精神。
材料二 “新中装”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其根为“中”,其魂为“礼”,其形为“新”。既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创新了款式设计,素雅、大方,充分彰显出“大国之气”。一方面是明显保存了中国元素,如立领、对襟、连肩袖、旗袍等形式;另一方面,在融入传统因素的基础上,创新出了符合现代审美的新风格,如开襟有风衣、西装便服之韵等。可谓低调的奢华,丰姿绰约。
(1)结合材料一,请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新中装”亮相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说明“新中装”的设计是如何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
8 . 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入现在的歌词中。如方文山的《青花瓷》、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A.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B.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作品的创新
D.传统文化因时而变,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发展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文物、建筑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可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载有城市文脉的传统建筑被一个个推倒,现代高楼大厦缍次梯比;城市管理者过分重硬件建设、轻公共服务,重功能主题、轻文化责任,忽略了城市的非物质属性,割裂了人与城市之间的情感,城市变得千城一面,城市特色逐渐消亡。说到底,这是城市规划建设的文化迷失,是城市发展思路的偏差。城市化建设是大势所趋,但城市发展必须注重城市的内在文化肌理,多一些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保留城市风貌的整体性、文脉的延续性,让因地制宜成功遵循,让千姿百态成为追求。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有效延续城市文脉。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当前我们在推动城市发展中应有的思路。
(3)某市以“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为主题拟开展宣传活动。请结合材料,为该活动拟定两条活动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文字精炼、朗朗上口,每条限15字以内。
10 . 针对当今社会无纸办公带来的青少年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社会现象,有学者指出: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传统文化都是精粹,应该继承和发扬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和发展
离开传统文化的继承,民族文化会失去根基 传统文化应该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