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作为国家文物局设立的“考古中国”重点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进展。2019年底至2020年5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新遗址区内新发现6座商代晚期祭祀坑。目前已发掘出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型青铜面具等高等级文物500余件。此次考古采用了方舱、平台、3D打印高光潜扫描等大量新技术,在科技助力下,随着进一步发掘不断深入,预计还将获得关于古蜀文明的更多发现。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进展表明(       
①考古工作是展示和创造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灿烂成就的重要工作
②古代历史以考古学为基础,需要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③现代科技手段在保护和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中发挥有效保障作用
④考古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24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 . 中医药学是我国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近日,钟南山院士医疗团队在国际植物医学期刊《植物医学》发表论文,中医药可显著提高新冠肺炎临床症状的改善率。明显改善肺部影像学病变,缩短症状的持续时间,同时提高临床治愈率。对待传统中医药,我们在注重传承与传播的同时,也要进行改革创新。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全盘西化,紧跟潮流
C.全盘保留先继承,注入时代精神后发展
D.既认同外来文化,又发展本民族文化
2021-06-23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希望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讲好中国故事(       
①需要我们彰显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底蕴
②要做到贯通东西把握古今实现中外文化趋同
③要坚定文化自信,将传统文化全盘纳入教育活动中
④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树立中国良好形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1-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4 . 一诺千金,言出必行。中国人历来把践诺守信看得极重,强调“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这种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思,依然是当今中国人的处世准则,也是中国同世界交往的文化底色。材料体现了(       
①传统思想对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影响深远持久
②优秀传统文化如果因时而变就能推动社会发展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仍有其独特价值
④汲取精华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好传承和弘扬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1-05更新 | 1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1月10日晚,在北京奥运场馆水立方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代表招待晚宴和晚会上,各国领导者和政要及其配偶身着中方为其特别定制的中国服装集体亮相。“新中装”不仅向世界展示中国祈福未来的美好愿景,而且向全世界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博大深厚、传承不灭的精神。
材料二 “新中装”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其根为“中”,其魂为“礼”,其形为“新”。既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创新了款式设计,素雅、大方,充分彰显出“大国之气”。一方面是明显保存了中国元素,如立领、对襟、连肩袖、旗袍等形式;另一方面,在融入传统因素的基础上,创新出了符合现代审美的新风格,如开襟有风衣、西装便服之韵等。可谓低调的奢华,丰姿绰约。
(1)结合材料一,请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新中装”亮相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说明“新中装”的设计是如何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
6 .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北京拥有故宫、国家博物馆等综合性博物馆,自然、天文等专门博物馆,钱币、戏曲等内容专精的博物馆以及众多的名人故居。依托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北京市提出要建设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打造“博物馆之城”(       
①旨在恢复传统文化,增加文化的积累
②可推动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互通,实现文化趋同
③能为人们创造有意义的文化体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④有利于发挥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助力文化中心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9-28更新 | 3319次组卷 | 28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中国特有的格律诗词飘逸浑雄、沉深博大,抒情言志、笞恶鞭疾,留下了无数的千古绝唱,体现了我国文化之大美。它源于先秦,盛于唐宋,成为中国文学群山之高峰。而明清之后特别是“五四”以后白话诗和欧化诗盛行,中国格律诗词式微,已鲜有可传世之作,有学者对此深感忧虑。这一忧虑(     
①蕴涵了对中华诗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足的忧虑
②表达了中华诗词创新须保持民族文化特质的愿望
③道出了对中华传统诗词高峰后人难以逾越的感慨
④反映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诗词文化的自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云南腾冲和顺古镇自古“重教兴文、崇廉尚洁”,始终重视人才培养和家风传承。诵读家训、读书习字是和顺人过春节的重要内容,就像年夜饭的一道“文化菜”,必不可少。这种文化底蕴可以(       
①传承文化基因,促进以文化人②弘扬传统文化,引领文化方向
③发挥文化作用,提升道德水平④增强精神力量,促进文化融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毛泽东诗词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一个典型。在创作素材上,毛泽东大量借用、化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典故,并加以改造。他善于运用中国古典诗词这种艺术形式,来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既实现了创作内容上的革命性突破,又在审美方式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对我们文化创新的启示有
①立足社会实践,创新思想内容和采用现代艺术形式
②继承优秀传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彰显文化自信,焕发出中华文化基因的强大生命力
④传承革命文化,发挥革命精神对改革创新的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金庸的武侠小说底色是传统文化,精神龙骨则是儒家理论。他笔下形形色色的侠客基本恪守仁义、忠孝、志勇等品质,其作品表现出的向死而生的家国情怀曾触动几亿人的心。他的小说正版发行已经超过5亿册,被影视圈数次翻拍。金庸作品的成功是因为:
①其创作来源于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其渗透着唐宋诗词等中国文化的底蕴,展示着中华文化的魅力
③其作品中的家国情怀激发读者的爱国主义情结,引导人们向美向善
④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是文化传播的前提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