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01-30更新 | 1440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政治(全国3卷)
2 . 文化创新的主体是(   )
A.科学家B.人民群众C.领袖人物D.知识分子
3 . 一季、二季、三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使用时尚有趣的方式包装传统文化,不仅自己火了,还带着很多博物馆一起“火出了圈”,一些博物馆及其馆藏文物成为年轻人竞相追捧的“网红”。这启示我们(     
①采用现代艺术表现形式激活传统文化活力
②立足当代青年审美需求解构优秀传统文化
③增强文化创新意识,为传统文化注入优秀基因
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1年7月9日,电影《中国医生》首映,观众好评如潮。武汉之外,观众们也在影像中重温战疫中的感动。不少网友心疼地说道:“当时的武汉人一定比电影里更艰难,好在这些都过去了。武汉胜,中国胜!中国有你们了不起!”从中可获得的启示是(     
①只有对现实生活真实再现的文艺作品才能引起群众共鸣
②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③人民满意与否是衡量文化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
④优秀文化作品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9-22更新 | 444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5 . 2023年11月17日上午,“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艺作品展在郑州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集合了诸位优秀艺术家的创作精品。展览共设四个展厅,分别以厚重河南文化行、现代河南发展行、大美河南风光行、幸福河南生活行作为主题。文学讴歌伟大创造,美术勾勒时代肖像,书法书写文化记忆,摄影记录今日风貌,民间文艺展现人民智慧,不同艺术门类作品交相辉映,各美其美。这说明(     
A.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反映人民的心声
B.艺术家是文化创造和社会实践的主体
C.艺术家创作的根本目的是讴歌新时代
D.创新文艺表达方式,用科技手段赋予文化时代内涵
6 . “一月一镇一场”“一月一镇一赛”“一镇一演”是海南省某县着力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县政府积极为群众搭建表演舞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参加演出的群众越来越多。县政府的做法( )
①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②激发了群众文化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其精神力量
④扩大了群众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01-30更新 | 1366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政治(海南卷)
7 .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需要(       
①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②树立文化自信,发挥文艺工作者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③发挥传统道德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020-04-15更新 | 569次组卷 | 34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为了搞好创作,胡宏伟和雷雨声等人带着歌词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听取一线青年群众对相关词作的意见。通过一系列座谈的积累,很多音符在雷雨声的头脑里开始跳跃,最终成功完成了歌曲创作。这首歌问世以来,经久不衰,堪称跨越了时代。材料启示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     
①立足社会实践,满足大众化的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
②发挥意识作用,用文艺作品去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③树立文化是人民创造的主体意识,领悟人民群众的心声
④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回应时代和引领时代的优秀作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在欣赏中国当代艺术时,观众大都直呼“看不懂”。对此,有专家认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好像一直在生产一种出口的产品,而不是面对国内的需要。艺术家应该创作出符合这块土地、符合中国人审美以及与中国人发生关联的作品。这表明,推动文化创新需要(  )
①欢迎世界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②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需求 
③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 
④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9-01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课时作业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