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7 道试题
1 . 2014年10月11日,中国第五届红高粱文化节在山东高密开幕。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开幕式上风趣地表示,“不只是高粱红了才回,其实玉米黄了我也回,小米黄了我也回,播种的时候我也回,《红高粱》就诞生在高密东北乡这片热土上。”《红高粱》的成功说明( )
A.文化创作要立足于社会实践B.艺术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2 . 2013年初,《人在囧途之泰囧》创下了国产电影票房最新记录。接时代的地气,接当下的地气,是它成功的根本。这表明(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票房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D.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016-11-26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南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14-15高二上·山西·阶段练习
3 . 近年来,乡村文化蓬勃发展,依托“乡村大舞台”在各村开展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类文化活动。“乡村大舞台”真正使农民“舞”起来,体现了( )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②文化创新必须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③大众文化决定着我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④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文化艺术工作者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016-11-26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甘肃天水秦安县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4 . 《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推出的一部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其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各地美食生态,甫一上映,就受到观众的好评。
材料一:夏日早晨,云南香格里拉。在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藏族姑娘卓玛正在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老黄卖的黄馍馍,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馒头。是陕北人冬天最爱吃的一种主食。糜子,又叫黍,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安徽南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温润的气候促成了人们恬淡保守的气质,也孕育出了特有的食物——毛豆腐……(第三集《转化的味道》)
秋日的清晨,在内地的湖南,稻田里的禾花开了,也到了苗族人制作腌鱼和腊肉的时节……(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烤炉上滋滋作响的肉夹馍饼,大铁锅里翻腾滚动的芋头炖肉,肌红脂白肉色鲜艳香气浓郁透明若纸的金华火腿……《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一部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人文纪录片,乡愁纪录片。它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特色食材,传达出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质,引起了天南海北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材料二:它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还有食物的演变过程,包括广袤的祖国山河。它虽是美食纪录片,但充满了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充满了浓浓的乡愁。
结合材料,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
5 . 2014年9月30日是我国首个烈士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祭奠烈士英灵。这告诉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要(   
①充分发挥政府的文化创造主体作用
②弘扬烈士精神,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③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④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首先继承其次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6-11-26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厦门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6 . 服用中药讲究“忌口”。所谓“忌口”,是指治病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忌口是中医治病的一个特点,如热性疾病应禁食或少食酒类、辣味、鱼类、肉类等,因酒类、辣味食物性热, 鱼类、肉类食物有腻滞、生热、生痰作用,食后助长病邪,使病情加重;凡畏寒发热、头痛心烦、便秘尿黄、口舌溃烂、疖疮肿瘤者,忌食竹笋、豆芽、丝瓜、韭菜、茄子、虾、蟹、螺、蚌等食品。对中药“忌口”的正确认识是(   
①这是封建迷信思想,毫无科学依据
②对中医药要辩证地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中医药及其诊疗方法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④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总结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临川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13-14高二下·福建福州·期中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在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某省一方面坚持依靠群众,大力支持群众文化创造,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批文化品牌叫响全国,提高了该省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对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发展成果。
材料二: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伏。“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的道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坚持“和而不同”。
(3)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我国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2016-11-26更新 | 4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201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2014·福建厦门·一模
8 .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其主旨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年老还是年轻,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的产权。下列诗句寓意与世界读书日主旨较为符合的是(   
A.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2016-11-26更新 | 459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兴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3-14高二下·浙江台州·期中
9 . 2014年央视马年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爆红,它以朴实细腻的歌词、深情舒缓的旋律,配以网友30年与父母的合影作为背景,深深触动着亿万观众的心;并且在对亲情的表述和对时光的感叹中传递着正能量;也折射出对“空巢家庭”和老人“精神赡养”等当下社会热门话题的思考。有评论认为,是央视春晚的舞台成就了这首歌曲,更是亿万公众的共鸣使歌曲爆红。
你认为该歌曲走红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进行简要分析。
2016-11-26更新 | 121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12-13高二上·吉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国家主席胡锦涛说:“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这充分说明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③文化创新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④文化创新最终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16-11-26更新 | 991次组卷 | 5卷引用: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