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全国政协委员梁晓声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转向非虚构写作,从社会小切口观察、思考转型社会的生态。他说:“作家应该手握两支笔,一方面写文学作品,一方面对社会发言”。这说明
①文学创作要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动力和源泉
③文学创作要增强社会责任感④非虚构作品是优秀文化作品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 .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焦点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据了解,央视节目组遍访电视、诗词及社会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从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大胆创新,力求把《中国诗词大会》打造成一档富有新意、特色鲜明的诗词文化盛宴。央视节目组这么做是基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
②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④专家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专家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④
3 . 江苏省常州市连续两年在“文化100”大型惠民行动中重点推出原创广场舞大赛,共培训基层市2.7万多人次,500多支队伍参加比赛。“常州风”原创广场舞大赛,充分展示了常州人独特的精之美、创造之美和文化之美,在全市掀起了一阵全民文化“常州风”。“常州风”的成功在于
①以提高公民道德素养为目的
②立足群众生活激发全民文化创造力
③形式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④以文化产业为抓手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03-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精心打造了大型电视益智竞技节目《中国谜语大会》,在2014年元宵节向全国观众直播。它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唤起民众的文化回忆,让民众找寻到日渐平淡甚至遗失已久的文化基因。增强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它面向全国观众征集原创谜语,所征作品主题思想鲜明,立意新颖,格调高雅,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它以创新的节目设计、互动形式、台网联动模式,充分吸引了观众和业界的关注,总收视人数达1.65亿,获得了巨大成功。
材料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西方先进文化和经济理念逐渐被我国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但西方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文化,也对我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一些年轻人唯西方文化思想是瞻,将中国传统文化看得一无是处,中国传统文化确有糟粕,例如,封闭保守思想、专制文化、封建迷信等,阻碍了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还是精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为贵的政治思想,尊老爱幼的道德伦理,勤俭节约的治家理念,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等,自古至今都指引和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创造辉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中国谜语大会》为什么能获得成功。
(2)请你就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三条建议。
2018-01-2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题
10-11高二下·内蒙古赤峰·期末
名校
5 . 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8-01-24更新 | 395次组卷 | 54卷引用:【校级联考】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文艺工作者必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文化创作的灵魂最终来自实践和作者的聪明才智
③人民群众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 . “放歌草原•书写百姓”主题文化活动组织作家深入农村牧区体验生活。文艺工作者只有走得出、沉得下、蹲得住,把丰富的想象与脚踏实地的感悟结合起来,把充沛的才情与鲜活的体验结合起来,才能挖掘出真善美,才能深层次地反映大众心声。组织作家深入农村牧区体验生活是基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③文化创新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④文化创新要更好地适应群众需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 . 2015年10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是因为
①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决定着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命运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实践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源泉
③群众的喜好决定着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思路
④反映人民群众生活与实践的文艺形式与风格是统一的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9 . “人民子弟兵”闫肃,常常跑基层,把官兵们的生活点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连队的马扎上完成的,作品里饱含着对兵、对民的深情。这启示我们
①文艺创作要深入社会实践
②文艺创作要继承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作要面向世界文化
④文艺创作要面向广大人民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13-14高三上·河北邯郸·阶段练习
10 . 有专家认为,我国的电视剧中有分量的精品越来越少。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这些电视剧的剧本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接地气”,观众对其叙事模式产生了疏离。要使文艺创作“接地气”,就必须()
①关注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②借鉴传统文化的发展模式
③拓展广大观众的文化视野
④立足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