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5 道试题
13-14高二下·四川乐山·阶段练习

1 . 材料一雷电崇拜,起自上古.雷公名始见《楚辞》,因雷为天庭阳气,故称“公”。雷公电母之职,原来是管理雷电。但是自先秦两汉起,民众就赋予雷电以惩恶扬善的意义。认为雷公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主持正义。

材料二数百年来,球状闪电始终是一个难解之谜。2012年10月15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澳大利亚的一个科研组已经揭开球状闪电的形成原因。科学家约翰·洛克指出:“闪电击中地面,照亮天空后,会留下一条由带电拉子或离子形成的长长的尾巴。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带正电或者带负电的离子会在ROW结合在一起,但剩余离子会迅速移向地面,这种离子越积越多,就会产生足以让玻璃窗内的空气分子失去一些电子,并释放出光子,产生发光的球状结构。”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认识。
9-10高一下·天津南开·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       
A.不可知论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唯物主义
2016-11-26更新 | 302次组卷 | 12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3 . 2016年2月11日,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研究人员当天在华盛顿举行记者会,向全世界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并且首次观测到了双黑洞的碰撞与并合。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 ——以利波被补上。材料表明
①科学家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②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前提
③人的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4 . 日前,人们对地震这一自然灾害还很堆实现准确预报。然而,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云南昭通市防震减灾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对2013年2月发生在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交界处的4.9级地震实现了成功预警。这一结果
①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有能力准确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事物
②表明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可以逐步改变地震产生的规律
③进一步佐证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④表明对地震从很难“准确预报”向“成功预警”的转变需要条件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6-11-26更新 | 95次组卷 | 6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西南昌第二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5 . 2013年4月3日,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及其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团队宣布的成果,让人类在认识暗物质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实验成果提出,高能的正电子不是来自空间某个特定的方向,这些特性表明了新物理现象的论据。这次研究成果在丁肇中看来是朝着人类认识暗物质方向前进的重要一步,但不是最终答案。“我们需要更多的统计量来研究,目前的结果是基于预期收集总数据量的约十分之一的数据。”这一新进展再次佐证了
①立足于实践,思维与存在可以实现统一       
②科学思维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实践的客观物质性限制了认识发展的可能性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③④
2016-11-26更新 | 87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年高中政治专题限时练:专题九 探索世界本质,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6 .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据此回答题。
1.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
A.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C.思维决定存在,思维是世界的本原
D.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2.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A.唯物主义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区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
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2016-11-26更新 | 69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年东北师大附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1-12高二下·湖南长沙·期末
7 .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D.是否承认人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2016-11-21更新 | 933次组卷 | 8卷引用:2011-2012学年湖南省望城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文科政治试卷
12-13高二上·江苏泰州·阶段练习
8 .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147次组卷 | 6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省泰州二中高二10月第一次限时作业政治试卷
12-13高二上·河南三门峡·阶段练习
9 . 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凡是唯物主义一定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一定没有可取之处
②凡唯物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凡唯心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 
③唯物主义有不科学的,唯心主义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两者共同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 关于人的位置感和导航问题困扰了哲学家和科学家许多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得奖者对此作出了解答,他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特化细胞如何协作并执行更高的认知功能及其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这说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世界上尚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