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4 道试题
1 . 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环绕火星获得成功。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看(     
①思维是本原,决定存在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意识能够正确认识物质                      
④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 . 某杂志开展“你如何看待躺平”的投票,有人选择了“我累了,坚决躺平”,而有人选择了“冲!绝不能躺”。在现实中,有人安于躺平不思进取;而有人只是把“躺平”当作面对现实困难和压力时给予自己的短暂喘息,可以一时躺,但不可以一直躺。结合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对“躺平”认识差异说明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B.对“躺平”认识差异源于主观能动发挥程度的不同
C.对“躺平”的认识都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对“躺平”的认识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
3 . 主导指纹形成的原因终于找到了!中科院等科研团队从定位与指纹花纹表型相关的遗传变异入手,在23000多例样本中识别出43个与人类指纹花纹相关的遗传基因座,最终确认指纹相关基因是通过调控肢体发育来影响指纹花纹的形成。这一结论在基于小鼠动物模型和人胚胎组织的实验中进一步得到验证,相关成果将很快应用到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早期筛查中。材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③唯有实践能够检验客观事物与主观认识是否相符合
④真理性认识只有为实践服务才不失其实际意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04更新 | 2425次组卷 | 23卷引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此次地震中,云南大理州等地内置预警功能的电视均发出了预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5 . 当人们仰望星空时,很少有人想起来,星光来自过去,每颗星星与地球都有着遥远的距离。璀璨星空,是不同时期的不同星体的拼图,然而,人们却总是认为这些星星是在同一时刻,甚至是此时此刻的景象。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浩瀚星空既是相对静止的,又是绝对运动的
②宇宙是复杂的,思维更能让人接近它的本质
③未经探索与验证过的世界,是不可知的世界
④除了此刻的思维,其他一切存在都是过去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06更新 | 538次组卷 | 4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2005年的《科学发现报》上写道:3年内,一颗属于中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月球车将在月面软着陆;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多年之后再回首,国人惊喜发现:十几年前各国探月计划,只有中国实现了,而且每一步都按计划精准地完成了。这有力地证明了(   
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二者具有同一性
③人们的意识活动是有预定的目标和计划的
④主观与客观始终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7 .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任职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他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节,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①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②具有科学性,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来自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
④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因而是真理。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3-08-09更新 | 1817次组卷 | 46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2021年7月1日,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B星成功获取首批高精度高时效可见光观测图像。风云四号B星开创了全新的观测模式,能实现分钟级观测,使人们第一次清晰地看到分钟级的“风起云涌”变化过程,也实现了“哪里有灾害迅速看哪里”的愿望,提升了中小尺度云团连续快速监测能力,对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特别是突发性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已经在今年7月河南特大暴雨灾情中成功应用。材料表明(     
①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②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③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发展
④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9 .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哲学家范缜提出了“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观点,论证了形体和精神是“质”与“用”的关系,与有神论者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范缜的上述观点(       
①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②否认了世界是神创造的观点
③承认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科学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 下列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①“无其器则无其道”与“心外无物”
②“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与“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③“士别三日”与“刻舟求剑”
④“形具而神生”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