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系问题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关系问题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关系问题
2 . 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C.寻求真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D.认识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服务
2019-12-2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3 . 人们对“火星上是否存在液态水”一直争论不休。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在火星上首次发现了“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这说明
A.物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可知性
C.世界上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D.物质是可以被意识所反映
2019-11-2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财大北郊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调研政治试题
4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基本点有
①物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②物质世界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
③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④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9-11-2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政治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以往政府调控更倾向于从需求端入手,通过“大投资”、“宽货币”实现经济增长。这种思路类似于西医疗法,一生病就吃止疼药、打抗生素,往往有严重的后遗症。未来中国的宏观调控将是“中医式”的,在关注需求拉动经济的同时,主要通过促改革和调结构解决问题,发掘经济发展的内在增长潜力。从哲学角度看,“中医式”的方法强调了
A.重视内因,从内外因统一中寻找解决方法
B.世界的不可知性,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C.两点论,分清事物自身包含的主流与支流
D.实践,摒弃传统观念以实现理论创新发展
2019-11-2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下学期二模政治试题
6 . 无需WiFi信号,点一盏LED灯就能上网。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发布消息称,已研究出一种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的短距离通讯技术LIFi(Ligt-Fidelity,可见光通信)。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1W的LED灯珠,灯光下的4台电脑即可上网。“灯光上网”的成功研制
A.基于实践活动,发挥了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B.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及人类认识的局限性
C.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无法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D.体现了意识能动性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
2019-11-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15年—2016学年高三(12月)调研政治试题
7 . 有一位“网迷”学生说:“在网络游戏中有一种天堂般的感觉,仿佛你就是世界的主宰,精神能得到极大满足。”从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来看,沉溺“网游”的根本原因在于
A.把意识的结果看成了客观真实的存在B.虚拟世界比现实世界美好
C.人们难以认识客观存在的世界D.青少年具有创新精神
2019-11-1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8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
C.世界是变化发展的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2019-11-1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位育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A)
9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划分它们的唯一标准是
A.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是否坚持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D.对物质与运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10 .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过去被认为不可理解、不可思议的许多事物都被认识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常常通过感官认识事物B.物质具有可知性
C.人们可以通过思维认识事物D.世界上仍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2019-11-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合格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