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5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中,对思维和存在关系反映错误的是(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B.画饼充饥
C.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21-08-26更新 | 24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 .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得以体现。下列选项中对寓言故事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郑人买履——世界是物质的,必须坚持客观存在的实际
②刻舟求剑——运动是绝对的,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③揠苗助长——规律是客观的,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疑人偷斧——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必须坚持可知论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 .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即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近代哲学重大基本问题,是因为(     
①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在于探究世界的本原问题
②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具体处理决定了哲学的派别和走向
③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准确揭示了物质第一性原理
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实践和认识必须正视的问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2021年是航天大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这说明了(     
①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②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
③世界是物质的世界④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西方哲学家贝克莱指出“物是观念的集合”。下列对两人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前者正确解释了物质与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②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③两人对于世界本原的认识在根本上是对立的
④两人在思维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08-01更新 | 1261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武平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6 . 2021年2月13日23时8分日本福岛发生了7.3级强震。日本气象厅2月14日称该地震正是10年前日本“311大地震”的余震,并提前发出了预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A.思维是世界的本原B.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021-07-31更新 | 1212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武平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7 . “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     
A.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D.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2021-07-31更新 | 299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武平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8 . 1941年,毛泽东在品读西洛可夫和爱森堡合著的《辩证唯物论教程》时写了一条关于哲学基本派别划分的批语:“唯心辩证(黑格尔),唯心形式(德波林和中国的德波林派),唯物形式(法国启蒙者、陈独秀),唯物辩证,四者之中,只有最后一种是正确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感觉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子”是一种唯物形式的观点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蕴含唯物和辩证的思想
③“意识是否能正确反映物质”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根本标准
④“最后一种”的正确性在于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7-21更新 | 1176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四校联考政治试题(永春一中、培元中学、季延中学、石光中学)
9 . 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又有新发现。在多学科、多机构的专业团队支撑下,构成了传统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对6座“祭祀坑”的文物进行发掘、保护、提取和修复。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看(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③物质和意识是密不可分的
④存在是本原,决定于思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认为“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前者正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②后者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③二者的观点对于世界本原的认识在根本上是对立的
④二者的观点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产生了对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27更新 | 770次组卷 | 116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