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3 道试题
1 .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科研团队针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开展了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和纳米离子探针分析,发现嫦娥五号矿物表层中存在大量的太阳风成因水。此次研究结合透射电镜与能谱分析,揭示了太阳风成因水的形成和保存主要受矿物的暴露时间、晶体结构和成分等影响,为月表中纬度地区水的分布提供了重要参考。这表明(       
①先进的认识工具能够促进认识的发展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④只有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才是正确的知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10-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人赞同渐进式延迟退休,有人认为按照工龄退休更加合理,也有人提出可以自愿退休。由延迟退休引发的不同意见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人们在意识指导下必然作出不同的判断
②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受世界观影响,世界观不同对事物认识可能不同
③价值判断和选择与人们的立场有关,立场不同可能会导致结论不同
④对主观和客观关系的认识不同,对二者有无同一性的争论可能发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国务院决定2023年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本次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通过普查,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从哲学角度看(     
①此次普查证明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是“第一性问题”
②此次普查结果能够为正确制定各项政策提供客观依据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本次普查必须深入基层才能获得真实数据
④实践是认识的途径,本次普查是为了获得对国情国力的正确认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4 . 2022年5月11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讯网络的目标迈出重要一步,将进一步推动相关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上述材料佐证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可揭示自然之谜
③探索太空的科学实验能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中国科学家采用最新研发的能谱定量扫描技术对嫦娥五号月壤进行研究,揭开了困扰学术界的一大谜团——为何本该在45亿年前就快速冷却、停止火山运动的月球,却在25亿年后依然有火山活动。该项研究表明,月球岩浆洋晚期结晶的易熔组分不断加入到深部月幔,降低了月幔的熔点,从而引发长期持续的月球火山作用。这佐证了(     
①事物的不确定性使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②人的认识受自身的立场、观点等因素的制约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的深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06更新 | 32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屈原《天问》写道: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意即阴阳参合而生宇宙,哪是本体哪是变?传说青天浩渺共有九重,是谁曾去环绕量度?《天问》中这一描述(     
①表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具有形而上学性
③体现了屈原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积极探索
④认为人类不能认识宇宙的变迁,是不可知论观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6-19更新 | 1538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都昌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再度开课,接续播撒航天梦、科学梦的种子。此次,三位“太空教师”给青少年们演示了水油分离等实验。地面上“一层油花浮在水上”是常态;空间站中水和油“分不开”、长时间保持混合态,是由于在微重力环境下密度分层消失了,也就是浮力消失了。上述现象佐证了(     
①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③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④人们对同一客观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的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25更新 | 801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天地观念一直是中国古人探求的话题:“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王阳明《传习录》;“从蒙昧混沌到天地形成,皆为元气之作用,故元气才是宇宙之本源。”——柳宗元《天对》。古人对天地话题的探讨(     
①涉及到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②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的思考
③表明了天地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④回答了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22年6月,由中国科学家团队研制的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完成,综合表达了月球地质和演化信息,可为月球科学研究、探测规划、着陆点选址等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也为其它天体地质图的编制提供了参考。这一重要成果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问题
②月球地质图研制活动将不断地刷新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③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④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2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会议强调,要在落实各项防疫举措的同时加强分析研判,必要的防疫举措不能放松,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纠正“层层加码”“一刀切”等做法。“层层加码”“一刀切”等做法(     
①反映了对于复杂事物而言,人们很难认识其本质和规律
②反映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们应正确回答这一问题
③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具体表现,与辩证唯物主义相违背
④采用了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犯了形而上学错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