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3 道试题
1 . 美国科学家贝尔托齐、沙普利斯和丹麦科学家梅尔达尔共享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沙普利斯和梅尔达尔在化学上的贡献主要在于奠定了点击化学的基础,而贝尔托齐则是发展了点击化学并将其更多地应用在生物医学治疗领域。这说明(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存在与思维具有同一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庄子指出:“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请从哲学角度分析,这一观点(     
A.属于没有认识到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不可知论
B.说明仁与义、是与非没有绝对的取舍标准,这是不对的
C.体现了物质是本源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是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可知论
3 . 为获得美观、花色多样的织物,需要对棉花进行化学染料加工,但该过程中存在污染环境影响健康的隐患。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科研人员将甜菜红素3个关键基因进行了表达优化,获得了棉花新材料,经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粉红色棉花。这也为创制新类型彩色棉奠定了基础。这表明(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正确反映存在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C.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D.粉红色棉花研制成功是基于对规律的创造性认识和改造
4 . 科学家通过分析迄今恢复的最早的古代环境DNA,绘制出格陵兰北部约200万年前生态系统的样貌,进而揭示了一个没有现代等同物的古生态系统。这一科学实践印证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自然界按照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发展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规律性
④人类社会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近代哲学重大基本问题,是因为(     
①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在于探究世界的本原问题
②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③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准确揭示了物质第一性原理
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实践和认识必须正视的问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25更新 | 381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白沙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看,下列选项与下图漫画寓意相近的是(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决定思维
C.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D.思维决定存在
2023-02-25更新 | 23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基础知识竞赛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及时制定疫情防控方针政策,确保疫情防控有序推进,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根据党中央指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多层次、高密度发布疫情信息,广泛普及疫情防控知识,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不信谣、不传谣,自觉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人民群众积极配合,以家庭为单位自觉闭门不出;广大网民积极主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社会各级力量大力支援武汉……在疫情面前,全国人民拧成了“一根绳”,防疫抗疫凝聚成了“一盘棋”。


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举措。
8 . 在人类形成的过程中,有无数的谜团和空白需要弄清。瑞典科学家斯万特·佩博通过揭示和比较当今人类与已灭绝的人类的遗传基因差异,初步解释了是什么奠定了我们成为今天独特的人类。这表明(     
①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②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建立新的联系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真理有主体差异性,对同一对象会有不同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人见佳山水,辄曰‘如画’,见善丹青,辄曰‘逼真’。”清代画家王鉴的这句话道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审美体验。可见,“如画”与“逼真”(     
A.是对现实的描绘和升华,实现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
B.表明事物的存在受到主体认识和体验的制约
C.说明观念可以无限趋近于客观现实
D.反映了山水与丹青的联系具有“人化”特点
2023-07-05更新 | 8591次组卷 | 4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开讲,介绍了问天实验舱基本情况和植物生长研究项目,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水球变“懒”、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趣味实验。“太空授课”蕴含的哲理是(       
①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二者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能够创造出符合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
③人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突破客观规律的限制
④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条件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