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科学研究发现,多巴胺分泌水平的提高能让人感到幸福、愉悦、有动力。通过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和耐力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跳绳等,多巴胺分泌会更加旺盛。但过度的运动不仅容易让人受伤,而且会让人产生内心的痛苦,从而抑制多巴胺的分泌。这一研究发现(     
①说明了意识是人脑的特有的机能
②佐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目的是揭示人类运动的规律
④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9-22更新 | 46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练)
2 . 2022年1月8日,青海在一夜之间发生了8次地震,并出现了强光爆闪现象。这一自然现象被称为“地光”,是地震的预兆。如果地震发生在晚上,强烈的地光就会照亮夜空;如果地震发生在黄昏,地光则像天边的闪电。目前,科学家一直无法完全搞清楚地光的成因,只是提出了一些还未被验证的假说: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不可知论有其科学性、真理性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③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④认识客体的复杂性增加了认识的难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广州某科研团队针对德尔塔变异株引起的“5·21新冠肺炎疫情”,结合流行病学和病毒基因组测序技术,首次在全球范围内精确描绘了德尔塔变异株传播的完整传播链,并结合临床资源,多方位描绘了该起疫情中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病毒动力学特点。该团队精确描绘德尔塔变异株完整传播链表明(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基于实践的认识是真理的来源
④实践检验了认识的真理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05更新 | 441次组卷 | 4卷引用:核心考点21 探索认识的奥秘、
4 . 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认为“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前者正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②后者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③二者的观点对于世界本原的认识在根本上是对立的
④二者的观点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产生了对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27更新 | 769次组卷 | 116卷引用:专题43 哲学的基本问题
5 . 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西方哲学家贝克莱指出“物是观念的集合”。下列对两人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前者正确解释了物质与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②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③两人对于世界本原的认识在根本上是对立的
④两人在思维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08-01更新 | 1258次组卷 | 21卷引用: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6 . 意大利蒙扎市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提案者解释说,把金鱼关在圆形鱼缸里非常残忍,因为弯曲的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扭曲。可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感知到的“现实”是真实的?金鱼看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谓的“现实”不同,但我们怎么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们真实?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③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物的“真实”性做出判断
④感知无法对“现实”做出是否“真实”的回答。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9-24更新 | 769次组卷 | 69卷引用:专题08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测)

7 . 行驶在川藏、青藏公路,人们无不为壮美的高原风光所折服,无不为“天路”建设者所感动。回答下列小题。

1.由11万藏汉军民组成的筑路大军,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豪情壮志,餐风卧雪,五易寒暑,用生命和意志征服重重天险,硬是在“生命禁区”建成川藏、青藏公路,创造了人类建设史上的奇迹。这体现了(     
①人类认识自然以改造自然为归宿
②劳动人民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
③不同历史阶段实践活动规模不同
④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人(或动物)硬组织的化学组成与其食物中的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当食物来源不同时,其硬组织中的碳(C)、氮(N)稳定同位素组成就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同位素分析,科学家可揭示其生前10年左右的食物结构、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环境。由此可见(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意识只能追溯过去不能推测未来
C.知识水平越高认识越深刻D.具体科学的进步促进哲学的发展
2022-06-21更新 | 36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8 . 我国农业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了水稻高产基因OsDREB1C,表明思维与存在是一致的。(     )
9 . 我们在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只要你说“我喜欢”“我愿意”,对方似乎就无法反驳了。但如果“选择”的最高基准是主观意愿的话,我们的“选择”会变得脆弱和不稳定,这根本上是因为(     
A.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B.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0 . 1+1=?,在不同的语境下答案是不一样的。中国空间站给出的答案是:1+1=1。空间站核心舱既能独立以单舱空间站模式运行,又能作为枢纽将两个实验舱多维度融合,两个实验舱能以完好的功能性能与核心舱构成完整的T形“核心组合体”。这说明(     
①人类对太空认知的不懈追求体现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核心舱和实验舱自身的特性是建立“核心组合体”的依据
③空间站组装工作需要着眼于核心舱,实现空间站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空间站组装工作需要用综合思维方式,实现空间站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1-22更新 | 373次组卷 | 5卷引用:二轮拔高卷6(新高考人教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