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5 道试题
1 .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古人认为,天、地、人三者为一体,地宜宁不移宜动,地若“不宁”有动,说明人君失败,是上天给予的惩罚和告诫。于是,地震发生后,“皇帝”往往要检讨自己的施政得失而下“罪己诏”,祈求上天宽恕。这给我们的启示(   
①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③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真正的哲学智慧
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021-09-16更新 | 306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讷河市拉哈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考政治试题
2 .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著名命题。他的弟子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人观点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A.运动的绝对性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相对静止的存在
3 . 7月14日,四川阿坝州汶川县发生4.8级地震。专家介绍,一个大地震发生以后,随着时间的积累,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次会下降,但是完全下降到2008年汶川地震之前,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基本上要复发周期10%的时间。像汶川余震,积累这个地震的余震是上千年,所以汶川地震余震可能要持续上百年……专家的观点告诉我们(       )
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运动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和过程
③物质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有其客观规律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20年5月27日珠峰测量队登顶珠穆朗玛峰,通过北斗卫星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使用雪深雷达探测仪探测峰顶雪深,获取珠峰高程测量数据。对珠峰的高度进行测量,从哲学角度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珠峰的高度变化体现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②珠峰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测量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决定作用
④珠峰在运动变化中受其内在的规律支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3-14高二上·江苏泰州·期中
7 . 明朝诗人钱宰在《拟古》中写道:“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下列与诗中哲理相近的是(  )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又都是新的
2021-08-26更新 | 4074次组卷 | 34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②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物质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④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8-21更新 | 574次组卷 | 55卷引用:黑龙江省嫩江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第一池为泉水源头,作饮水专用;第二池紧接泉水源下流之水,作淘米、洗菜之用;第三池承接前水,用于浣洗衣物。上千年来,传统生态保护理念代代相传,“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念已植根于丽江人的血脉中。“三眼井”的节水习俗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三眼井的习俗表明(   
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②是人们尊重和改造客观规律的结果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随着人的意志转移
④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和条件利用规律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10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是其中的一枝奇葩,它承载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和厚重,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下列选项中对成语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郑人买履一一世界是物质的,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刻舟求剑——物质是运动的,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③揠苗助长——实践是能动的,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按图索骥——真理是具体的,必须使客观符合主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8-12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