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5 道试题
1 . 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超声波、紫外线和磁场等。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的共同本质和唯一特性是(     
A.客观规律性B.主观能动性C.运动发展性D.客观实在性
2 . 大多数恒星因为距离我们非常遥远,被人们看作是位置不变动的发光点。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七颗恒星,科学家根据它们切向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推断出十万年前后北斗七星形状的演变。这说明 (      )
①物质的存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运动是意识的运动,意识是运动的载体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④科学思维能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 . 我国应急管理部发布的2022年11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报告显示,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13次,其中4.0―4.9级11次,5.0―5.9级2次。有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体现的哲理是(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唯一特性
B.运动能够脱离物质而存在
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有其客观规律
4 .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②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④自然界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大量生产或积累生物细胞、酶类和代谢产物,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其初衷是为了使食物保存得更长久,但这种与时间“对抗”的方式,却给人类味觉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发酵从哲学角度讲(     
①体现了思维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表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发酵过程是人类认识利用规律的表现
④体现了宏观物体是各种运动形式的物质载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说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     )
A.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运动和物质无关
C.运动可以脱离物质
D.物质可以脱离运动
7 . 下列选项与漫画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①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②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③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8 .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这一说法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世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④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11高二上·吉林·期末
名校
9 .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其观点是(       )
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物论
2023-09-14更新 | 789次组卷 | 4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测试政治试题
10 .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七十年的风雨兼程,七十年的努力奋进,七十年的不断创新,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7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表明(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的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3-09-14更新 | 217次组卷 | 3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