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1 .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中,人是被动地适应自然。今天,我们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强调绿色、协调的理念。这种理念既继承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克服了传统观念中的消极因素。从天人合一观念到绿色、协调的理念(     )
①从认识的角度证明了发展具有普遍性
②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相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存在方式
④任何运动都必须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从哲学角度可以看出(     
①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②运动是绝对无条件和永恒的
③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05更新 | 2793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写道:“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诗句蕴含的哲理是(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
D.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4 .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本质属性和存在方式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无条件的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5 . 2021年09月16日04时33分,四川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有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振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体现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震动是地球运动的规律
③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④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宣传、落实以及新的中考、高考改革的推进,很多学校无法保障体育课程开设和体育课被挤占的情况逐步减少。近期,国家多次强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让同学们“跑起来”增强体质、锤炼意志!由此可见(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
C.课程改革既要认识规律,也要适时改变规律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学校应遵循客观规律
7 .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句诗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8 .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工作性质和环境会影响大脑的认知能力,如果长期从事枯燥无聊的工作,大脑因缺乏刺激和挑战而退化的概率增加,这一结果印证了大脑“用进废退”的理论。大脑“用进废退”蕴含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④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1-12-06更新 | 1180次组卷 | 32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9 . 下列说法能够论证哲学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这一逻辑顺序的是(     
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②天下惟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2021-12-05更新 | 419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漫画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①科技是工业运动的载体
②运动是事物固有的根本属性
③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④事物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1-15更新 | 295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崇州市怀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