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1 . 下列名句与下幅漫画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C.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
D.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2023-04-01更新 | 638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周易》有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句话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B.事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 . 2023年2月7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引导经营主体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这说明(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运动是无条件的、暂时的、绝对的
③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信息显示: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全国共记录到有感地震176次,平均每天会发生地震1.96次,其中地震发生次数最多为新疆地区,达到了65次。有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专家的观点蕴含的哲理有(     
①规律是客观的,震动是地球运动的规律
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③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黄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实施21年来,黄河下游河道主槽最小过流能力由2002年的每秒1800立方米提高到目前的每秒5000立方米左右,黄河下游主河槽平均下切已达3.1米这意味着黄河“地上悬河”的历史正在被改写。这表明(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③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工作性质和环境会影响大脑的认知能力,如果长期从事枯燥无聊的工作,大脑因缺乏刺激和挑战而退化的概率增加。研究牵头人约瑟夫·格日瓦奇博士说,这一结果印证了大脑“用进废退”的理论。大脑“用进废退”蕴含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③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7 . 超级蓝血月全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天文奇观,是月亮、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完美几何关系所带来的奇妙现象。根据天文学家的预测,下一次超级蓝血月全食将在2037年出现,届时人们可以在天空中看到红褐色的月亮在深蓝色的背景下缓缓穿过地球的阴影。天文学家对超级蓝血月全食的认识是基于(     
①物质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客观规律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③意识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材料体现了(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运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④静止是无条件的,永恒和绝对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0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经过5年砥砺前行,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这说明(       
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②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任何事物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④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特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